苗縣「阮厝ㄟ講Taigi」培育臺語家庭 竹南塭內社區課程開跑
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臺語家庭計劃,7月15日前於竹南塭內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臺語。圖爲戲劇表演-逸蘭軒掌中劇團。(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臺語家庭計劃,7月15日前於竹南塭內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臺語。圖爲意識培力課程。(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讓臺語從書本與回憶中走出,成爲家庭日常交流的生活語言。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培育臺語家庭第2期計劃」。即日起至7月15日於竹南塭內社區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臺語。苗栗縣政府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參與者可集點登錄兌換文化部獎勵金,鼓勵全民用臺語融入日常生活。
讓臺語不只存在於課本與長輩的記憶中,而是能真正融入日常、回到家庭生活場域。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培育臺語家庭第二期計劃」,自即日起至7月15日於竹南塭內社區開設系列課程,邀請民衆親子共學,以沉浸式的方式重新認識、感受、並實際開口使用臺語,讓語言成爲情感與生活的連結。
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臺語家庭計劃,7月15日前於竹南塭內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臺語。圖爲演講活動。(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活動邀請「我厝邊」說故事老師張稚翎,透過生動的語言及在地故事,拉近孩子與臺語的距離;林孟儀老師帶領音樂戲劇共學課程,讓親子透過身體與聲音體驗語言的節奏與情感;周珮琪老師則設計臺語意識培力課程,強調語言背後的文化意涵與認同建構。此外,結合傳統與創新的逸蘭軒掌中戲,由苗栗在地青年演出布袋戲,將時事議題與趣味巧思融入表演中,讓參與者在輕鬆氛圍中欣賞臺語藝術之美,也認識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厚度。
課程以「五感體驗、全家參與」爲設計理念,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切入,提升學習者對臺語的興趣與熟悉感。參與的家長表示,記得小時候我會跟阿公阿媽說臺語,但現在很少用臺語溝通。透過這個活動,能和孩子一起用臺語對話,真的很開心,也希望他們能從小自然開口說母語。
苗栗縣政府配合文化部推動臺語家庭計劃,7月15日前於竹南塭內開設親子共學課程,推廣家庭說臺語。圖爲親子共學課程。(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爲鼓勵民衆持續參與並培養說臺語的習慣,特別結合文化部獎勵制度推出「集點兌換獎勵金」機制,只要完成課程參與與線上登錄,就有機會獲得實質鼓勵。
活動詳情可至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官網查詢或洽詢客家事務科陳小姐037-352961#317、活動小組蘇小姐037-25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