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若遭入侵 戰敗投降都是假訊息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臺灣 民主永續」20日舉行,賴清德總統致詞時強調,和平不能寄望於侵略者的善意,強化防衛實力及社會韌性才能避免危機。(範揚光攝)

賴清德總統20日出席「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開幕式時指出,臺灣和世界正同時面臨極端氣候及威權體系2大挑戰,必須積極行動、加速整備。他並提及,國防部已發佈新版《臺灣全民安全指引》,說明危機來臨時的應對方式,更重要的是告訴大家,「倘若臺灣遭受軍事侵略,任何有關國家戰敗或政府宣佈投降的訊息,都是假訊息。」

賴清德表示,總統府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1年以來,5大工作主軸已轉化成具體行動,從桌上兵推到實地操演,也首次將防災與防衛結合,在漢光軍演期間同步舉辦各縣市「城鎮韌性演習」,當國家愈有韌性,就更能避免或嚇阻危機發生。

賴清德強調,和平不能寄望於侵略者的善意,要避免戰爭,維護和平,只能透過持續的整備,強化防衛實力與社會韌性,理念相近國家的彼此合作也至關重大,而政府將持續強化實力,提升國防力量同時編列強化國土安全韌性預算。

賴說,自由民主並非偶然,而是無數臺灣人犧牲、爭取而得。正因如此,我們不會向侵略者低頭,我們會昂首捍衛得來不易的生活。

另外,有關外媒稱美國總統川普爲了促成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峰會,在今年夏天暫停對臺灣超過4億美元的軍援,國防部長顧立雄昨表示,美臺之間軍事交流緊密穩健,持續按照計劃節點進行,美國一直協助臺灣進行國防改革事務,臺灣除了讓國防預算達到GDP的3%,也會持續與美國爲首的友盟國家交流合作,維持區域和平穩定。

針對川習通話,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說,對於國際情勢的最新發展,政府都持續關注中,有關心也有掌握,未來臺灣會持續跟美方之間保持密切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