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投入千億推動AI新十大建設 三項行動打造半導體非紅供應鏈

賴清德總統上午出席2025國際半導體展晶鏈高峰論壇,爲開幕式致詞。記者餘承翰/攝影

SEMICON TAIWAN 2025本週登場,賴清德總統今日上午出席晶鏈高峰論壇時指出,過去30年來,臺灣半導體產業從草創起步、走進世界、跟國際社會合作,到今天,全球高科技產業以及未來人工智慧(AI)時代,臺灣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未來,政府會持續努力,包括積極推動AI新十大建設,將投入超過千億元的資源,引導企業加碼投資臺灣。

賴清德指出,AI新十大建設投資範圍,將涵蓋完善基礎建設、研發關鍵技術,並且擴大智慧應用三個面向。同時,也將積極研發量子電腦、矽光子以及機器人三大關鍵技術,也希望臺灣產官學研跟國際合作,能夠擴大到材料、設備等領域,同時把研發中心放在臺灣。

AI急速發展,未來,半導體競爭態勢勢必更加激烈。賴清德強調,半導體分工是非常緊密的產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單獨面對,爲了強化未來更緊密合作的網路,並且打造具有韌性的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臺灣願意採取以下三項具體的行動,來讓半導體產業可以持續發展。

第一,臺灣將秉持務實、開放、互信的原則,持續深化與各國的合作。無論是在供應鏈安全、材料、設備與生產技術的分工,或是數位轉型與數位主權,我們都將透過跨國投資與研發合作,建立更穩健的產業體制。

第二,過去幾年來,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資通訊產業、電子零組件產業,已經在日本、在美國、在歐洲、在東南亞大量投資。在過去一年來,我們甚至也已經在捷克布拉格、日本福岡、美國德州,設立了臺灣貿易投資中心,除了協助企業佈局國際市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深化臺灣跟各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合作。

第三,半導體產業的永續發展,人才是關鍵,臺灣的AI新十大建設,也將培育百萬位AI人才,從基礎教育到高階教育,建立完整的培育路徑。我們期盼各國產業代表一起來建立跨國的培訓以及交流機制,打造以信任爲基礎的國際人才網絡。

賴清德表示,今天的論壇不僅僅要凝聚更多共識,打造創新、安全、韌性、共融的半導體供應鏈,強化民主陣營科技的競爭力。「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更文明的未來,提供給人類一個更具有福祉的生活的好未來。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臺灣是全球可信賴的合作伙伴,我們會以厚實的技術基礎,開放的合作精神,和國際上的民主夥伴攜手合作,因爲唯有攜手合作才能創造進步,也唯有團結互助才能實現共融,許給人類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