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臺灣之盾」 蘇紫雲:投資國防帶動經濟降低侵臺誘因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中午主持直播節目「午青LIVE」時,連線國防院戰略所長蘇紫雲談「臺灣之盾」。圖/民進黨提供
賴清德總統於雙十國慶宣佈打造「臺灣之盾」(T-Dome),國防院戰略所長蘇紫雲今天說,建構完整防空系統纔能有效降低中國軍事行動,投資國防能確保生活方式不被改變,也帶動經濟發展,更能增加國人對國防的信心,且臺灣軍事實力不容小覷,世界各國都在尋求合作機會,呼籲國人大力支持。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今天中午主持直播節目「午青LIVE」時連線蘇紫雲談「臺灣之盾」。蘇紫雲形容,概念如同棒球賽,不論內野或外野的高飛球、平飛球、滾地球都能夠防守,「臺灣之盾」也是從低空到高空都能防衛的防空系統。
他說,近年中國發展各式飛彈,因此臺灣也要將建構完整的自我防衛系統,可以抵銷中國的飛彈威脅,降低發動軍事突襲的誘因。
蘇紫雲表示,提高國防預算可以帶動國防產業發展,從歐美日各國案例來看,各式研發、採購投資的平均經濟效益高達1.8倍,意即投資100億可產生180億的經濟效益,不僅提供就業機會,更有技術產業的升級,最重要的外溢效果是「軍用轉商用」,如現代網際網路的出現,正是美國過去的軍事需求所產生。
蘇紫雲強調,此次臺北航太展有15國400多家廠商共襄盛舉,大家都在尋求與臺灣合作的機會,面對外來挑戰,臺灣投資國防預算除了滿足自我防衛需求,確保臺灣目前的生活方式不被破壞,也對經濟產生動能的加乘效益,呼籲國人能夠大力支持。
針對臺灣將打造自我防空系統和提高國防預算,國臺辦跳腳,吳崢表示,大家對於中國的陳腔濫調早已麻痹,更有質疑臺灣之盾不是不對稱作戰的言論。蘇紫雲批評,中共一直以來都喜歡偷換概念,防空系統如果是挑釁中國,那裝鐵窗是挑釁小偷嗎?另外,面對來犯的飛彈與無人機,以低成本的雷射防空系統抵禦,以不對稱成本概念打造臺灣之盾。我國憲法規定國防是爲維持國家生存,別被中國或部分媒體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