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5點作法和美談「對等關稅」 黃士修揪這2點喊:太晚了
圖爲總統賴清德(左)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右)。(示意圖,中時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佈對臺徵收32%對等關稅,引起各界不安,總統賴清德發佈影片,宣佈提出5項因應策略,其中在策略1「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中,共有包括擴大對美採購、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和解決洗產地問題等作法。不過,「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直言,現在談非關稅障礙和出口管制的事「也太晚了」。
賴清德今(6)日發佈影片宣佈,臺灣沒有計劃對美採取關稅報復,並提出包含「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產業支持計劃」、「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臺灣加入美國的新佈局」、「產業傾聽之旅」的5項因應策略應變。而在「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中,共有5個做法,包括:從臺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擴大對美採購(包括軍購)以降低貿易逆差、擴大對美投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和解決洗產地問題。
針對賴清德宣佈的「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中的5點作法,黃士修今天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首先,與美國關係極爲密切的以色列,在此之前是零關稅,結果這次還是被課17%關稅,「請先認清楚自己的血緣關係」。再來,增加軍購無助於真實貿易活動,更無益於真實國防戰力。
第三,擴大對美投資方面,黃士修質疑,臺積電加碼投資的數字有多個版本,政府還不清楚是哪一種,「臺灣投資美國隊,買人家的原料和軍武,有價值的廠商也通通送人家,簡直賠款還送女兒包嫁妝去和親」。至於第4點和第5點,黃士修認爲,現在談非關稅障礙和出口管制的事「也太晚了」,對於另外4項策略,他也直言「只是作文」,美國提高臺灣的關稅、被課稅的是後端產品,「產品做再好,關稅壁壘一樣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