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過境受阻、顧立雄訪美也喊卡!旅美教授曝「連續訊號」
臺灣近期對美高層互動連續受挫。繼媒體揭露賴清德總統(右)原定過境紐約遭美方婉拒後,國防部長顧立雄(左)今年6月規劃訪問華府的行程也疑似遭到美方臨時喊停。(中時資料庫)
臺灣近期對美高層互動連續受挫。繼媒體揭露賴清德總統原定過境紐約遭美方婉拒後,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年6月規劃訪問華府的行程也疑似遭到美方臨時喊停,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美國對臺政策是否出現調整。旅美學者翁履中31日表示,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件其實是「連續訊號」,凸顯美國正在刻意壓低對臺接觸的政治敏感度,爲下半年與中國大陸的高層談判預作鋪陳。
翁履中31日在臉書上表示,川普政府過去雖以強硬姿態對中,但在選舉與外交籌碼間一向強調「交易優先」,近期一連串「降溫對臺」的舉動,正是試圖換取與北京重啓會談的善意。「果不其然,中方特使近日就釋出已接收到來自華府的『善意訊號』,」他強調。
針對部分輿論期待川普若重返白宮,將對臺灣更爲友好,翁履中再次強調他的「逆風提醒」:臺灣不應天真幻想川普政府會無條件支持臺灣。雖然無需過度恐懼,但也必須務實面對美國將臺灣視爲戰略籌碼的現實。
翁履中強調,臺灣應密切觀察川普陣營對中政策走向,並審慎思考自身在國際戰略板塊中的定位。他表示,對美關係固然重要,但「過度仰賴任何一方」都將使臺灣陷入被動。
美中戰略競爭持續加溫之際,臺灣的外交與國防政策勢必面臨更多現實考驗。面對華府可能的政策擺盪,臺灣能否踩穩自主步伐,將是2024年後兩岸與臺美關係的關鍵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