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對等尊嚴下 樂意與中國交流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直言,「520演說這麼重要的場合,賴總統卻沒提到兩岸關係,一是因爲它已經嚴重到不能提,另一個就是它已經被解決了」。(藍孝威攝)
近期美方提及兩岸議題
賴清德就職週年談話,雖未提到兩岸議題,但在迴應媒體詢問因應中共作爲時強調,只要對等尊嚴,臺灣很樂意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透過交流取代圍堵,透過對話取代對抗,朝和平共榮方向發展。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表示,談話未提兩岸議題,不需負面解讀,反而現在到10月,纔是兩岸關係與對臺政策重要觀察期。
賴總統昨結束演說後,媒體提問大陸可能會刻意選在演說後進行軍演,並指控賴爲和平破壞者,總統如何因應和處理兩岸關係?賴清德表示,侵略者纔是和平的破壞者,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臺灣在內是受侵略者脅迫的受脅迫者。
他強調,臺灣是熱愛和平的國家,臺灣與人爲善,「我也是堅定追求和平,因爲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並重申對和平的追求可以有理想不能有幻想,所以他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過去一年如此,未來也是如此」。
至於外界質疑演說未提兩岸關係?府方人士解釋,因總統之前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以及就職週年前夕有3場對外專訪,主題多數聚焦兩岸,也都有清楚向國人表達看法,所以不再特別提及。
不過,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黃奎博認爲,520演說這麼重要的場合,賴總統卻沒提到兩岸關係這麼重要的事情,一個是因爲已經嚴重到不能提,另一個就是已經被解決了,「大家覺得,答案應該是哪個?」
張五嶽則樂觀認爲,不需要負面解讀,「我從不認爲兩岸關係會緩和,但也從不認爲兩岸關係會失控,所以『鬥是主軸,不破是底線』。現在要觀察的是,川普與習近平的通話和會晤,雙方如何各自表述臺海議題,雙方能否在臺海問題上明確底線、避免誤判。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認爲,賴清德520演說迴避提及兩岸問題,本質上不是一個新的轉變態度,反而在迴應日媒提問又顯示出他的基本臺獨認知,包含聲稱臺灣與大陸要對等尊嚴交流,但無論法律與歷史過程中,臺灣都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不是與中國平起平坐。
他表示,賴清德上臺至今,兩岸關係始終以對抗爲主軸,近期發言緩和來自內外部因素,除內部民調下滑,外部則因中美關稅談判取得正面共識,加上川普至今對臺灣問題還沒有一個明確說法,甚至脫口而出「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另川普決策核心圈中最友臺的白宮副國安顧問黃之瀚的離職等,這都讓賴清德很清楚,也會產生無形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