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倡民主供應鏈因應美半導體重稅 介文汲:空洞口號
我國政府日期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因應。駐紐西蘭前代表介文汲今天受訪表示,他不懂內涵是什麼,就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昨日表示將對半導體徵收25%的關稅,且還會再向上提高;我國政府日期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因應。經濟部經貿辦前副總談判代表介文汲今天受訪表示,他不懂內涵是什麼,這就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是要臺積電走到全世界投資嗎?
介文汲表示,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川普會對我們的半導體課多少關稅,以臺積電來說,這個問題沒有想像那麼嚴重,臺積電市佔率非常高,尤其是先進製程,可取代性不高。換言之,今天不跟臺積電買的話,其他來源可能也買不到那麼多,所以關稅加上去的話,臺積電不會當作自己承擔的成本,必然轉嫁給客戶,他研判臺積電的銷售量應該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不過,介文汲也說,川普政府第一階段是要把美國市場所需要的臺積電高端間片移到美國生產,這是安全考量,但整個而言,臺灣的電子業不會只有臺積電移到美國而已,勢必相關廠商也要遷到美國去,因爲美國目標是要在高階晶片上自給自足、自己完全控制,不受制於在臺灣生產的臺積電。
介文汲續指,美國除了臺積電之外,另一個目標就是希望美國本土的廠商在晶片製造上也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如英特爾也能夠像臺積電一樣生產高端晶片,比如5奈米或2奈米的晶片,而這會分散很多臺積電在臺灣生產的量。
介文汲認爲,這波主要是經濟上的衝擊,臺積電在臺灣整體經濟的比重非常高,對臺積電來講,只是分散生產基地,但對臺灣而言,臺積電爲臺灣創造出來的經濟效益,不管是金錢、人才培養、人員僱用上,以及臺積電所帶動的產業羣聚,甚至供應鏈都留在臺灣的現象,都會受到重創。
介文汲感嘆,政府碰到美國只敢配合不敢反抗,根本沒有要跟美國進行強而有力的談判,只想配合美國,甚至有一種想法認爲把臺積電賣出去,就可以換來美國對臺灣的支持,這種想法是殺雞取卵,因爲臺灣沒有了經濟以後,各種問題就會出現。
我政府14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因應,介文汲直言,他不懂內涵是什麼,這就是一個空洞的口號,是要臺積電走到全世界投資嗎?
談及賴清德總統期盼跟美國進一步強化夥伴關係,共同打造「非紅供應鏈」,介文汲說,現在全球半導體基本上已經成二元化市場,中國大陸半導體快速在建構自己的完整體系,美方試圖切斷跟中國大陸市場的聯繫,建構一個由美國主導的半導體的產業鏈,臺灣必須要考慮大陸是世界半導體最大的市場,臺灣選邊站對沒有好處。
介文汲說,民進黨政府口中「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的「民主」,就是要對抗中國大陸的意思,跟着美國搞全球半導體的切割,等同於繼續用臺灣的半導體繼續政治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