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物常吃到欲罷不能…跟你大腦有關!醫:2維生素助「清理慾望」
甜食、巧克力、垃圾食物常讓人越吃越想吃。圖/ingimage
根據「VOCE」報導,當人們突然強烈想吃巧克力、喝咖啡或大啖速食時,背後可能並非單純的食慾,而是大腦產生的「依賴反應」。專攻營養療法與抗老醫學的日本醫師伊藤史子指出,這些食物容易讓人上癮,是因爲它們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等快樂荷爾蒙,使人產生短暫的愉悅與滿足感,進而不自覺重複攝取。
糖分是最常見的「成癮型食物」。無論是甜點、含糖飲料,甚至是主食如白飯、麪包等精製碳水,都會迅速拉昇血糖並觸發快感反應,但這種效果很快會消退,反而讓人更快感到疲倦、焦躁,進而再次尋求糖分,形成惡性循環。咖啡因則透過刺激中樞神經,提升注意力與清晰感,讓人在重要時刻如考試或工作中更爲依賴。至於速食、洋芋片等高糖、高鹽、高脂食品,則因「獎賞效應」太強,更容易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卻又難以獲得真正的飽足。
伊藤醫師指出,若想擺脫這類大腦依賴,補充維生素B3與B6是關鍵。這兩種維生素不僅參與神經傳導與情緒穩定,更有助於「清理」大腦中的混亂訊號。她舉例,有不少人在補充這些營養素後,不再有「非吃不可」的強烈慾望,甚至能明顯感覺大腦變得清楚、學習力提升。
報導提醒,大腦的「快樂迴路」雖然是自然機制,但若過度依賴特定食物來滿足情緒需求,反而容易陷入飲食成癮與健康惡化的風險。透過均衡營養與良好生活習慣,纔是長久維持身心健康的不二法門。
▪ 免稅額、扣除額怎用最省?2025報稅不求人 新手也能輕鬆掌握 ▪ 租屋族報稅新制:房租支出納入特別扣除 最高可扣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