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急診分流 高雄市衛生局祭出呼吸道腸胃專診補助2萬元
急診室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臺急診量能緊繃,高雄市衛生局將從急診分流着手,鼓勵各醫院開設「呼吸道暨腸胃道專診」,祭出每診補助2萬元,醫師1萬元、護理師5千元、藥檢放等醫事及行政人力共5千元,爲期1個月,可望有效分流急診輕症患者約30%,減輕急診醫護壓力。
衛生局長黃志中指出,急診資源應優先留給急重症患者,短期內的首要工作是落實「急診分流」,市府將專款補助重、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以上、協調所有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部立旗山醫院及市立民生醫院加開專診。
凡於假日午診、夜診及週五夜診開設「呼吸道暨腸胃道」門診,每診補助2萬元,每位醫師1萬元、護理師5千元、藥檢放等醫事及行政人力共5千元,爲期1個月,可望有效分流急診輕症患者約30%,以減輕急診醫護壓力,並透過高雄市緊急醫療資訊整合中心(EMOC)持續監測全市各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急性病牀的使用情形,確保病牀調控順暢。
衛生局說明,近月急診近月來就診人數從每月7萬2500人次攀升至9萬人次,其中包含「流感與諾羅」疫情流行就醫患者,大部分爲輕症患者,以致對急診造成沉重壓力。
專診補助外,中長期「優化護理職場環境,留任急重症醫療人才」,醫護人力長期短缺也是急診壅塞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府近期將邀集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市立醫院進行協商,針對急重症照護相關人員待遇進行調整,同時督導醫院落實三班護病比,善用因應醫院護理人力需求,強化住院護理照護量能專款,提供輪班獎勵金,提高護理人員留任意願。
此外,2022年起,公營醫院陸續調升護理人員本薪及留任獎金,4家公辦公營醫院亦配合軍公教調薪政策調整護理人員薪資,以穩定醫療體系運作,確保醫療品質。
衛生局呼籲,有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者應就近至基層診所或地區醫院就診,確保重症患者能夠獲得即時救治,市府將持續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基層醫療院所合作,透過急診分流、強化轉診與提升急重症醫療量能,確保市民獲得完善的緊急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