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第四屆融媒體網評大賽】借鑑“蘇超”經驗 打造民族特色足球聯賽

江蘇城市足球聯賽(“蘇超”)的火爆絕非偶然。這場以“草根足球”爲載體的城市營銷革命,僅用兩個月便拉動景區預訂量暴漲300%,吸引18萬現場觀衆,讓十三座城市的文化基因在綠茵場上綻放。雲南作爲多民族交融的旅遊大省,完全有能力復刻這一模式,但必須緊扣本土基因,在以下五方面實現突破:

文化先行:拒絕同質化,深挖“一城一民族一故事”

江蘇聯賽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將“散裝江蘇”的調侃轉化爲城市個性的競技舞臺:南京“踏平花果山”的霸氣、南通“鐵血真南哥”的硬核,每張海報都是城市文化的微縮景觀。雲南應更極致地展現民族風情,例如,大理州可大膽設計白族扎染元素球衣配以“蒼山雪洱海月,踢球更要風花雪月”的口號;西雙版納也可嘗試傣象圖騰隊徽+“潑水節攻勢”的戰術命名;香格里拉則可展示自己藏式經幡裝飾的真·高原主場+“轉經筒弧線球”創意海報等等。

運營機制:政府搭臺,市場唱戲,低成本高效運作

江蘇成功的關鍵在於 “專業運作+全民參與”雙輪驅動。雲南應快速建立高效機制,參照江蘇模式,統籌票務、贊助、轉播權等工作。比如堅持5至10元的親民票價,將各個城市的主場設在州/市體育中心,避免新建場館的鉅額投入;再如開發“雲南賽旅通”小程序,打通球票預訂+景區折扣+特產訂購,複製江蘇“一站式消費閉環”等等。

體旅融合:讓足球成爲文旅新入口,引爆全域消費

雲南版的“蘇超”不妨大膽些,將賽程聯動節慶,例如將麗江主場賽程與火把節疊加,推出“足球狂歡夜+萬人篝火派對”;更可將消費場景再造,例如昆明主場比賽日,地鐵延長運營至深夜,在市內主要商圈設“菌子主題夜市”,面向遊客及客場球迷;同時,賽事可依託“中老鐵路”優勢,打造雲南足球聯賽的國際視野,邀請東南亞城市聯隊參賽,打造“瀾湄足球友誼賽”品牌,提升區域影響力。

傳播破圈:全民玩梗,製造“癲”味十足

江蘇的爆火始於網友造梗狂歡。雲南需構建 “三層傳播網”,製造獨特“滇”味。首先,官方造勢要“敢玩”。“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口號可以說是2025年最火爆的官方玩梗,賽場及城市大屏“多機位直播+城市VLOG”模式可謂是“癲味”十足,顛覆官方刻板印象。腦洞大開的城市宣傳片都讓看過的觀衆懷疑“這真的是官方?”。其次,民間共創要“引爆”,可發起 #雲南足球三十六計# 挑戰賽,鼓勵球迷用民族方言解說精彩瞬間。賽場上的懸念營銷要“出圈”,如借鑑“常州啦啦隊跨城助威”事件,可大膽策劃“佤族木鼓隊‘突襲’德宏主場”等跨界互動事件,引爆社交媒體。

可持續發展:避免曇花一現,構建“三步走”戰略

雖然目前“蘇超”熱度持續,但仍需警惕不少網友指出的風險,那就是——業餘賽事熱度易消退。如果雲南要打造“滇超”的話,應該考慮“三步走”試點:即“首年試點”夯實基礎,優先啓動昆明、玉溪、曲靖、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等賽區,採用單循環賽制;“三年擴容”激發活力,吸納昭通、保山、紅河、楚雄等州、市用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將賽事擴容到全省範圍;“產業延伸”反哺未來,待聯賽具有一定規模,及羣衆基礎,開發“滇超”及相關IP,收益反哺青訓。

雲南足球,曾書寫“高原不敗”的傳奇,也經歷紅塔的“曇花一現”,如今正迎來玉昆的“頂峰相見”與城星的“摸索前行”。當江蘇用足球回答“我們是誰”時,雲南的答案理應更澎湃、更獨特——這裡有26個民族的狂歡基因,有雪山草場的壯闊舞臺,更有“萬物皆可跳舞”的生命力。借鑑江蘇精髓,而非照搬模式,用賽場上納西漢子的衝撞、看臺上傣家姑娘的象腳鼓、直播間裡“菌子中毒式解說”的魔性,向世界宣告:雲南不只販賣風景,更在創造一種熱血沸騰、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 這,纔是“滇超”踢出城市營銷新天地的終極答案。(昆明信息港評論員 合宇聰)

(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