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700%!惠泰醫療,徹底殺瘋了!

撰稿/楓

上市不到4年半時間,惠泰醫療(688617.SH)市值就已增長了722.92%:

由IPO時49.64億元一路漲至407.61億元!

更爲關鍵的是,伴隨着市值增長,公司估值還並不算高。

你看啊,截至目前,它的PE(TTM)爲56.92倍,處於歷史分位的40.94%。

惠泰醫療,憑什麼能做到?

持續增長

惠泰醫療最爲稀缺的特質是,自有財務記錄以來,它的營收及扣非淨利潤(一般來說該指標更能反映公司主營情況)就在持續較快增長着。

其中,營收由2017年1.53億元一路增至2024年20.66億元,扣非淨利潤由1070.65萬元增至6.43億元,CAGR各爲45.02%和79.51%。

這樣的業績增速足以稱得上“優秀”。

憑藉主營較強造血能力,這也在源源不斷爲公司貢獻經營性現金流。

事實也是如此,惠泰醫療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亦由2017年1291.33萬元持續增至2024年7.4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78.42%。

另一指標“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與淨利潤比”,惠泰鮮少有年份低於1,表明公司盈利質量極高。

過去3年,惠泰醫療的淨資產收益率更是大於20%且在持續走高,分別爲20.22%、29.09%和30.44%。

ROE大於20%也是“股神”巴菲特選股的重要指標之一。

巴菲特認爲,高ROE意味着公司具有強大的盈利能力,能夠高效地利用股東投入的資本創造更多的價值。

冠脈通路一路放量

惠泰醫療主營電生理和介入類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形成以完整冠脈通路和心臟電生理醫療器械爲主導,外周血管和非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爲重點發展方向的業務佈局。

公司已上市的產品包括電生理、冠脈通路、外周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醫療器械。

這裡邊冠脈通路佔據了公司營收的半壁江山,2024年收入增長33.3%至10.54億元,營收貢獻率51.05%。在這之前,該業務收入持續增長,由2017年1042.32萬元增至2023年7.91億元,CAGR高達105.76%。

更爲值得拿出來說道的是,歷經連續3年增長,惠泰冠脈通路毛利率已升至73.21%,創下歷史新高。要知道,此前2017年該業務毛利率不過爲43.75%。

惠泰醫療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冠脈通路產品線。其中,冠脈薄壁鞘(血管鞘組)爲國產獨家產品,微導管(冠脈應用)和延伸導管爲國內首個獲得註冊證的國產同類產品。

冠脈通路器械國內市場格局正從外資品牌主導逐步轉向國產品牌崛起。整體市場與外資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在細分產品領域,部分國產器械已取得領先地位,如惠泰的微導管、造影套件等市場優勢顯著。其他產品如導引導管、導引導絲、球囊導管等也迅速崛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國產替代在路上

另一業務電生理2024年收入4.4億元,同比增長19.73%。不過,營收貢獻率已降至21.3%,創下有財務記錄以來最低。

國內電生理市場由於國產品牌上市晚於外資品牌,且國產廠家在技術上與進口廠家有一定差距,導致國內市場高端產品仍以外資品牌爲主。但近些年國產廠商技術實力發展較快,正逐漸縮小與外資廠商的差距。

2024年12月,公司電生理產品AForcePlusTM導管、PulstamperTM導管、心臟脈衝電場消融儀獲批上市,標誌着公司正式進入房顫治療領域。

此外,惠泰醫療在2025年初獲得的磁定位壓力感應導管的註冊證,將打破進口廠家在房顫治療中的壟斷地位。

通過冠脈通路產品的成功產業化,公司已經建立了成熟完備的血管介入器械產業化平臺,並於2019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產品。

2019年以來,該業務持續放量,收入由3290.4萬元增至2024年3.51億元,CAGR爲60.58%。

且該業務也是公司各大主營毛利率最高的業務,數值爲75.86%。

在腫瘤介入領域,國產替代有序推進。惠泰微導管、造影套件等已確立顯著競爭優勢。未來3-5年,隨着公司在研產品陸續上市,公司與外資品牌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西南證券研報分析指出,隨着未來市場需求及市場份額的進一步擴大,預計頭部效應將愈發明顯,國產替代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