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欠費逾期影響子女求學”,這算什麼“善意提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 王學鈞
近日,溫州市民徐女士收到了一條寬帶“欠費催繳”短信。短信“請”她當日辦理繳費事宜,並告訴她,因寬帶欠費已逾期,她的身份證信用材料可能將無法購買機票、高鐵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影響子女求學、支付寶收付款使用等。
短短几行字,貌似很客氣,實則“殺氣”騰騰。意思就是,別再拖了,今天就乖乖地把寬帶欠費給我交上,否則有你的好果子吃。無法買機票、高鐵票,無法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無法正常使用網絡支付,這些已經夠你受的了,如果連孩子上學都成了問題,你還能撐得住嗎?
這可不是正常的欠費催繳,而是一種煞有介事的“信用恐嚇”。
通信運營商把事情說得這麼嚇人,是把欠費的徐女士設想成了作爲聯合懲戒對象的嚴重失信主體。根據《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2025年版)》,嚴重失信主體一般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失信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等,失信信息的採集由法院系統、信用管理部門等專門機構負責,需經相關公共管理機構認定,一般企事業單位不具備相關職能。
作爲一家企業,涉事運營商根本沒有把用戶徐女士認定爲嚴重失信主體的資格與權利。
況且,徐女士雖然欠費,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個失信人,但是,她沒跟涉事運營商打官司,不存在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問題,不是寬帶用戶中的失信被執行人。就算失信,也遠沒有嚴重到需要被聯合懲戒的地步。
爲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通信運營商不是不可以給欠費用戶發催繳短信。但是,催繳不能亂來,短信不能亂寫。以濫用徵信的方式搞催繳,以“殺氣”騰騰的語氣發短信,這就有些過分了。往重了說,這是越權違法;往輕了說,這是對用戶不敬。
如此催繳欠費,實在不應該。面對欠費的寬帶用戶,壟斷經營的通信運營商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在不行,把欠費用戶的寬帶及時給停掉就是了。反正,主動權在你手中。如果停寬帶之前的欠費已經積累了不少,用戶想賴賬,那就通過法律途徑把錢要回來。無論如何,都不應像現在這樣,搞這種“野路子”。
事情引發輿情之後,涉事運營商相關負責人竟一臉淡定,把“殺氣”騰騰的催繳短信說成是一種“善意提醒”。這也太輕描淡寫,太強詞奪理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