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專家示警「地震活躍期來了」 今年全球規模6以上已90起
▲宜蘭發生規模6.0地震。(圖/記者呂佳賢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今晚9時11分宜蘭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6地震,深度112公里,全臺有感。地震專家郭鎧紋指出,今年全球規模6到7地震非常頻繁,累計規模6以上地震已發生超過90次,推斷全世界已進入地震活躍期。
郭鎧紋指出,今晚規模6.0地震相當於釋放0.5顆原子彈的能量,臺北感受明顯,主要是因爲臺北有鬆軟土層,地震波在裡面繞來繞去所致。
郭鎧紋說,今年2到3月地球屬於平靜狀態,但3月28日緬甸發生地震後,地震活動明顯增加,今年以來全球已發生90起規模6以上地震,規模6到7地震非常頻繁,顯示全世界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
郭鎧紋先前受訪時也提出3個可能發生大地震跡象,包括「規模7地震出現、南北極區地震異常、規模6地震頻率急增」。
郭鎧紋提醒,全球在2021年發生3個規模8以上強震後,到7月堪察加半島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結束第6長的平靜期,也代表地球地震活動將進入活躍期,根據過去歷史,預估未來規模8以上地震會很頻繁,民衆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