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分科測驗「歷史第14題送分」 大考中心:用詞不夠周延

▲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因提問不夠周延送分。(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大考中心考試委員會今(24日)開會審議考生違規事項。其中歷史科第14題,針對伊斯蘭教近期涌現社會和宗教運動,試圖推翻存在身分差距,並詢問哪些羣體之間不平等,不曾受到上述運動影響。原本答案爲(B)男人與女人,但大考中心認爲考題上使用「不曾」一詞不夠周延,所以該題所有考生均給分,也就是送分。

今年大學分科測驗共有3萬9190人報名,比去年4萬2141人減少2951人,大學分科測驗將於下週二(29日)寄發成績單,今天上午大考中心考試委員會開會審議考生違規事項。

▲大考中心表示,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因提問內容不夠周延所以送分。(圖/記者許敏溶攝)

大考中心提到,歷史科第14題,內容是「一位西方學者認爲:伊斯蘭教自創始之初即承認某些社會不平等,並在聖典中認可。近代以來,伊斯蘭世界涌現一連串社會和宗教運動,試圖推翻存在身分高貴與低賤、富有與貧窮、阿拉伯與非阿拉伯之間的藩籬,以其違背伊斯蘭教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但仍有一些羣體之間的不平等,不曾受到上述運動的質疑」。

原本大考中心公佈答案爲(B)男人與女人,但大考中心指出,考題使用「不曾」一詞不夠周延,所以該題所有考生均給分,也就是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