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南臺灣最大水房頭獄中寫信遙控洗錢50億 書信檢查恐淪形式人謀不臧
南臺灣最大水房頭獄中寫信遙控洗錢,監獄書信檢查恐早已淪形式。(中時資料庫)
臺中「九州博弈集團」遭警偵辦後,8成金流轉向南部水房運作,檢警查出,號稱南臺灣最大水房頭,創號「鴨哥」的劉姓男子,竟在獄中透過寫信方式指揮小弟在各地水房洗錢50億元,讓人懷疑獄中書信檢查是否早已淪爲形式。
過去不少入監服刑的政商黑白大咖,都曾傳出在獄中吃香喝辣過爽日子,甚至透過不肖監所人員打手機,或寫信對外繼續遙控犯案,或是滅證,甚至炒股的離譜行徑。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轟動一時涉及數百億的「國票案」經濟罪犯楊瑞仁,在監獄坐牢時,花上大把鈔票,透過律師、監獄管理員及囚房室友,在監獄內遙控炒股,並籌劃油品公司成立,指揮家人炒股。
楊瑞仁當年在臺北監獄執行,爲了便於在監所操作股票和開設油品公司,他從買通管理員在中壢郵局開設信箱,以夾帶一封書信2萬元代價,作爲他對外聯繫的管道,他的舍房宛如「監獄版號子」。
南部最大水房頭鴨哥也被查出,在獄中過着奢華的生活,每天小弟「送大菜」,讓他打點獄中兄弟,而且小弟們擔心怕他無聊,老婆、小三、小弟們也每天辦理會見。而劉男爲了掌握水房運作,在獄中還寫了一百多封信,指揮旗下小弟操作各地水房運作。
依照《監獄行刑法》受刑人寄發及收受書信,監獄人員得開拆或以其他適當方式檢查有無夾藏違禁物品;若有事實而合理懷疑有意圖加害或騷擾他人之虞,所方有權開拆並閱覽。
根據2020年7月15日修正施行《監獄行刑法》有關通信規定,檢查收容人書信以是否夾帶違禁物品爲原則,如有事實而合理懷疑有意圖加害或騷擾他人之虞,才能檢閱或刪除書信內容。
但如鴨哥如果寄出的百餘封信件,涉及指揮小弟各立山頭進行洗錢,不就等於公然犯罪?獄中進行信件檢查時,難道看不出端倪?以他擁有數十億身價,天天有大菜吃的實力,其中是否有人謀不臧?法務部是否該好好查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