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進村 特產進城

本報康馬訊 (通訊員 鄧斌 曹曉雪)西藏康馬縣地處喜馬拉雅山北麓,屬半農半牧邊境縣,平均海拔4300米,縣域面積近7000平方公里,村莊分散、快遞配送成本較高。今年以來,康馬縣着力打造“珠峰領航 紅韻康馬”黨建品牌,推行“黨羣共建、郵快合作、共治共享”的發展模式,將快遞末端服務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大力培育電商產業,實現49個行政村快遞進村、特產進城服務全覆蓋,進一步延伸“15分鐘便民幸福生活圈”服務半徑。

依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促成8家快遞公司與郵政達成合作。通過郵政統一配送,實現縣村直達,邊境一線羣衆領取包裹時間縮短了3—5天,累計降低物流成本超5萬元。目前,全縣日均派送快遞500餘件,惠及羣衆2.3萬餘人,真正把優質服務“遞”到羣衆家門口。

在村級黨羣陣地建立快遞專區,由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對快遞包裹進行集中管理存放,動員網格員、黨員志願者兼職“村級收發員”,爲行動不便、居住偏遠的羣衆提供上門服務。依託“石榴籽”紅色驛站,設立17個“快遞員之家”,爲新就業羣體提供暖心服務,構建雙向服務、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持續優化“快遞+電商+農業”服務鏈條,將市場營銷納入縣委黨校、鄉村黨校(百姓課堂)教學計劃,幫助農牧民黨員羣衆瞭解掌握新媒體營銷方式、農特產品網絡銷售模式。結合村黨組織書記後備力量培育儲備工作,挖掘培育一批懂電商、會直播、能宣傳的致富帶頭人隊伍。打造“直播+倉儲+物流”銷售模式,在“石榴籽”紅色驛站增設農特產品銷售點,遊客在驛站選購農特產品後,直接交由驛站管理員代爲郵寄,助力土特產搭上“快車”,“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實現“快遞下鄉”與“特產進城”雙向流通,全縣特色農產品銷量同比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