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速運:逆勢四連增背後的三次“反常識”判斷

物流,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眼下,當物流行業集體收縮戰線,降價促銷的浪潮席捲全行業時,跨越速運卻像一艘逆勢破浪的巨輪,連續4年保持25%+的驚人增長。

在運聯智庫最新發布的“2025中國零擔30強”榜單上,跨越速運長期穩居行業前三。

筆者曾實地參訪跨越速運,那段經歷徹底顛覆了我對物流行業的刻板印象。作爲最古老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之一,當大多數人還停留在“人拉肩扛”的想象時,我親眼見證了數據中臺如何實時調度全國運力,AI系統怎樣預測貨物軌跡,傳統認知裡揮汗如雨的物流場景,在這裡被重新解構爲代碼與算法的精密交響,這讓我想起《哪吒》裡那句名言——“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

這份成績單背後,是跨越速運董事長鬍海建帶領企業完成的三次“反常識”戰略躍遷。

在所有人追逐短期利益時,其堅持長期主義;當行業集體陷入價格戰時,其用科技構築護城河;當同行困於生存焦慮,跨越速運站在生態高度佈局全球。

在物流行業發展初期,人力成本作爲運營成本的“大頭”,倉庫裡堆積如山的貨物靠人工分揀,運輸路線依賴調度員的經驗規劃,效率低下與成本居高不下成爲行業通病。

而當“成本爲王”的理念深入人心,進而成爲各大企業重點壓縮的環節。

胡海建卻在深夜的物流園區中敏銳捕捉到危機:隨着行業競爭加劇,單純依靠人力降低成本的模式已觸達天花板。他意識到,科技創新纔是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

2015年,當同行還在爲降低人力成本絞盡腦汁時,胡海建做出了一個令業界震驚的決定:投入數十億資金,組建IT工程師團隊,研發一套專屬的物流智能系統鑄劍系統。

這個決策在當時飽受質疑,有人認爲砸錢搞技術不如多買幾輛貨車實在,也有人擔心技術投入週期長、風險高。但胡海建力排衆議,他堅信:“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歷時四年打磨,2019年,“鑄劍系統”正式上線,工程師團隊也擴充到了1700人。這套系統不僅具備強大的大數據分析和動態路由能力,更實現了革命性的“雙平權”服務,即能讓所有客戶都能享受產品“平權”、服務“平權”。

在胡海建的推動下,鑄劍系統持續迭代升級。如今,它已進化爲“物流大腦”,自動識別異常訂單,提前預警運輸風險,並聯動全國上千個網點實現智能調度……這種以技術成本替代人力成本的戰略,初期看似“燒錢”,但隨着系統成熟,可實現90%的調度人力成本和20%場地資源的節省,被釋放的資源可再承接30%以上的貨量運營能力。

事實上,技術護城河一旦形成,便已經讓跨越速運成爲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高山。

2023年,物流行業陷入“價格戰泥潭”。有快遞公司率先降價15%,引發全行業連鎖反應,低價攬收、壓縮服務成爲常態。

但胡海建認爲,持續的價格戰會損害行業健康發展,客戶需要的不是最低價,而是“最優解”——跨越速運要做的是把服務做到極致。在胡海建的帶領下,跨越速運果斷調整戰略,將原本用於價格戰的資源,全部投向航空運輸和高端服務領域。

在航空資源佈局上,跨越速運展現出驚人速度。

2023年到2024年,公司相繼開通多條全貨機航線,覆蓋全國主要經濟圈,並與國航、南航、東航等多家航空公司長期戰略合作,全面掌控華南地區和華東地區80%的航空腹艙資源。

爲提升航空運輸效率,胡海建主導研發了“航空智慧調度系統”,實現貨物從分揀、安檢到裝機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到2025年,已組成21架全貨機的航空編隊。

不止於此,通過自有機隊的打造,形成了跨越速運獨有的高端服務體系。跨越速運爲大客戶和中小企業跑出“千人千面”的定製方案。

針對製造業客戶,推出“定製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從原材料採購運輸到成品配送,提供全鏈條服務。

這種逆週期佈局的戰略,讓跨越速運在行業低谷期實現了“彎道超車”。當同行還在爲微薄利潤苦苦掙扎時,跨越速運的高端客戶數量不降反增,利潤逆勢上揚。

胡海建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競爭,從來不是價格比拼,而是價值創造。

當物流行業普遍以“次日達”爲服務上限時,胡海建在深圳總部向全行業展示了另一種可能。10年前,跨越速運推出“跨省8小時當天達”時效承諾,一舉打破零擔快運行業對速度的理解。

此次突破如同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漣漪擴散至整個行業,倒逼服務標準升級。

在行業剛邁入“8小時時代”之際,跨越速運再次飛躍。8年前,跨越速運將國內跨省速運服務從“跨省8小時”提速到“跨省6小時”。

而同行在近兩年才後知後覺,陸續推出跨省7小時產品,但在品質和穩定性上,市場反響普遍未達到預期。這時市場纔回頭意識到,跨越速運爲行業早早立下了速度與服務的雙標杆。

在內部管理上,胡海建的管理哲學,將“慈不帶兵”發揮到了極致。

他認爲“每個偉大的企業都是被客戶折騰出來的”,這個折騰的過程無疑是痛苦的過程,但只要挺過來,就會得到更多客戶的認可,而且員工越有服務意識,越會“受虐”,客戶越買單。

但這樣的管理體系卻讓跨越速運保持了極低的人才流失。

成立18年的跨越速運關鍵崗位人才流失率不足1%。這是因爲,胡海建是物流業內少有的願意和所有人共享成功結果的企業家。

員工回憶,加入跨越速運之後,每年兩次獎金從不缺席,每次獎金更有成倍增長。

三次“反常識”戰略的成功實施,讓跨越速運在行業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依然保持超25%的高速增長。

從技術創新到服務升級,從國內深耕到全球佈局,胡海建用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執行力,爲物流行業樹立了新的發展範式。但胡海建並未止步於此,他在公司內部會議上多次強調:“跨越的每一次跨越,都迎來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