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 兩地青少年“雲端”共上法治課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雪泓

2月26日,一場連接京蒙兩地的特別對話在“雲端”展開。在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新起點基地”主會場內,電子大屏實時連接着千里之外的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分會場。來自北京市志成小學、包頭市松石學校的80餘名師生代表在檢察官的帶領下,點亮屏幕,共上一堂跨越千里的法治課。

活動中,來自黃城根小學的“小小普法員”帶領線上線下的小觀衆來到西城檢察院的“新起點基地”未檢綜合辦案區。通過屏幕,松石學校的同學們看到牆上生動的法律知識漫畫、溫馨的幫教談話室和閱讀角,沉浸式瞭解檢察工作。

當講到強制報告制度時,檢察官問學生們“遇到危險應該找誰?”同學們回答說“找警察叔叔”“告訴老師”“打110”等。“別忘了學校裡的檢察官老師——大家的法治副校長。你們不僅要勇敢說出來,還要記得保留證據!”檢察官補充道。

參觀結束後,兩地學生將目光聚焦到基地開放活動區的電子大屏上,兩地檢察官們準備了和未成年人相關的十道題目,讓同學們“知識大闖關”。“第二題!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可以設置什麼場所?”同學們爭相回答“菸酒店”“網吧”“KTV”……“如果在學校周邊發現這些場所,可以及時反饋和舉報!”檢察官告訴同學們。隨着一道道題目被“攻克”,法律意識也像春雨般浸潤着孩子們的心田。

活動進入尾聲,兩地學生將法治心願粘貼在基地留言牆上。同學們紛紛留言,寫下對法律的感悟和參觀的感想。隨着虛擬快門按下,孩子們在“雲端合影牆”上綻放笑容。這張特殊的“全家福”,不僅記錄着京蒙兩地的法治之約,更見證着兩地未成年人對法治的共同信仰。

志成小學學生張哲霖說:“通過這次參觀學習,我瞭解到了很多法律知識,如刑事責任年齡、法治副校長制度等,也第一次知道了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期待下次還能參加普法活動。”

“法律就像一把傘,一直保護着我們。”活動結束後,檢察官整理孩子們的留言,這句話格外醒目。青山區檢察院未檢辦負責人白阿鳳說:“此次活動是兩地跨區域未成年人檢察協作的創新實踐,打破了地域限制,兩地學生和檢察官們互動交流,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西城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未成年人檢察辦公室主任趙潁說:“法治教育跨越千里,守護着孩子們對公平正義的信仰。聯合普法活動不僅讓兩地青少年共享優質法治教育資源,更架起了京蒙兩地檢察機關深化合作的橋樑。兩地檢察機關將繼續攜手,以法爲舟,載着孩子們駛向更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