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向新發展,中國製造出海進階
國際商報記者 李可
近日,一列滿載跨境電商貨物的集裝箱班列鳴笛啓程,標誌着湖南懷化國際陸港(跨境)電商產業園首班電商產品專列正式開通運營。貨物在懷化國際陸港完成高效集拼後,將通過鐵海聯運模式運抵廣州南沙港,最終抵達非洲加納,銷往當地市場。
7月28日,上海市首個航空前置貨站——松江綜保區航空前置貨站啓動試運行。當日,首票貨值約1.6萬美元、總重量1.4噸的跨境電商貨物從松江綜合保稅區發運至浦東國際機場,裝機出運。
跨境電商蓬勃發展的態勢彰顯了中國外貿的活力。今年以來,商務領域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數字商務正成爲商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今年1—6月,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
各地跨境電商迸發強動能
“我們在美國、巴西共設有9個倉庫,多家店鋪年銷售額穩居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前五。”領航數貿品宣總監冉燕介紹,從“單純物流”到“品牌賦能”,企業正讓“中國智造”更快走向全球市場。在哈爾濱市領航數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倉庫內,國產品牌手機正通過智能分揀系統快速分撥至海外各地門店。
這家幫助了150多家中國一線品牌出海的企業,用數字化重構了跨境貿易鏈條。企業自主研發的系統能夠實現產品管控、客戶溝通、庫存及配送服務的“一站式”管理,對接全球70多家線上店鋪。
在黑龍江,還有很多外貿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爲當地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注入活力。黑龍江省商務廳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省跨境電商貿易額近80億元,佔全省出口超15%。其中,哈爾濱、黑河、綏芬河、同江4個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貢獻了超70%的份額。
今年以來,海南跨境電商出口業務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海南將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擴大至全島,海南跨境電商迎來發展新機遇。據海口海關統計,今年1—6月,海口美蘭機場口岸跨境電商“9610(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口貨值7.34億元,同比增長46%。
“美蘭機場口岸運力大幅提升,格魯吉亞航空執飛的‘海口—米蘭’貨機航期穩定,海航國際寬體客機運力有所增加,爲跨境電商出口提供了更充足的運輸保障。”翼雲跨境物流(海南)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陳一波介紹,由希音、速賣通、亞馬遜等主流電商平臺出口的貨物類型向輕量化結構轉變,訂單數量大幅增加,企業對當前貨量快速增長、業務平穩運行的產業發展態勢充滿信心。
今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廣西跨境電商綜試區數量增至7個。設立以來,梧州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完成清關中心一期項目建設,搭建起“平臺+供應鏈”跨境電商生態圈;防城港市跨境電商綜試區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中越跨境電商人工智能創新合作區……廣西跨境電商發展再提速。
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瞭解到,廣西已有超600家跨境電商企業把商品銷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6月,廣西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250億元,同比增長超140%。其中,廣西對東盟國家跨境電商進出口佔跨境電商貿易額近70%。
自治區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西將辦好“AI+跨境電商”創新應用大賽,加大跨境電商清關中心、邊境倉、保稅倉等建設力度,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賦能跨境電商發展新高地,通過“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推動跨境電商成爲外貿發展新動能。
政策賦能精準滴灌促發展
截至目前,國務院先後分八批次批覆設立了178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形成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各綜試區針對退稅、結匯、退換貨等關鍵環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爲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和有力支撐。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所所長杜國臣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跨境電商綜試區帶來的模式創新,正隨着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向海外市場延伸輻射,對全球電商發展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不僅爲降低全球貿易成本提供了路徑,也爲更多境內外商家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
與此同時,各地也在積極出臺舉措,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新機遇。北京市商務局日前印發《北京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未來三年將通過培育壯大跨境電商主體、聚焦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優化跨境電商服務支撐體系、構建良好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四方面16項措施,打造全國跨境電商發展高地;廣西相繼出臺《廣西推進跨境電商“三倉”建設行動方案》《關於促進廣西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加快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杭州推出支持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10項措施,助力浙江打造高能級跨境電商國際樞紐省。
“政策支持降低了企業出海成本,優化了供應鏈結構,爲品牌的國際化創造了條件。”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認爲,依據跨境電商發展需求,系列支持政策的出臺將推動中國製造向高附加值和差異化競爭轉型。同時,政策扶持品牌海外建設和本地化運營,有助於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長期競爭力。
展望未來,洪勇認爲,在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製造出海將邁向高質量、品牌化的新階段。更多企業將通過提升設計、技術和服務水平提升品牌價值,實現差異化競爭。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