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一鎖」加速閩粵港經貿 首年通關貨值破百億人民幣
閩粵港「跨境一鎖」快速通關首年貨值逾百億元人民幣。(新華社資料照)
中新社報導,17日,4輛滿載電子元器件、跨境電商包裹的貨車經廈門海關監管放行後,以「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駛往香港。自去年7月17日啓動以來,廈門海關累計監管「跨境一鎖」快速通關932車次、貨值104.9億元(人民幣,下同)近5000家外貿企業享受紅利。
「跨境一鎖」是中國海關總署「公路跨境快速通關」改革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劃」(ITFS)有機融合形成的一種便利跨境轉關監管模式。在該模式下,福建、廣東、香港三地深度合作,通過應用衛星定位裝置、安全智慧鎖等物聯網設備對運輸車輛實施全流程即時監控,進出場所卡口時自動判斷運抵情況、驗覈放行。
與傳統公路轉關模式相比,「跨境一鎖」業務模式實現貨物在大陸與香港間公路口岸不換車、不換鎖、自動快速驗放,在實現運輸車輛24小時往返的同時,可有效壓縮約28%的物流成本和30%的運輸通關時長,爲三地企業拓展市場、穩定優化供應鏈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3月26日,廈門海關在前期經驗基礎上,將「跨境一鎖」快速通關模式拓展至澳門,實現閩粵澳「跨境一鎖」快速通關。
廈門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侯曉明表示,將聚焦航空維修、跨境電商、醫療器械維修等新興業態產業需求,繼續推動「跨境一鎖+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推出多業態集拼、朝發夕至早班車等創新舉措,支持福建省企業藉助粵港澳口岸優勢,擴大優勢產品開拓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