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驅動 中國品牌加速“出海”
鋰電池山地車熱銷歐洲、HiFi(High-Fidelity,高保真)耳機海外訂單激增8倍、眼鏡企業通過跨境直播月銷10萬單——中國製造正借跨境電商“破浪出海”。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
業界分析認爲,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企業創新加速突圍的“雙輪驅動”下,跨境電商正從外貿“新業態”升級爲品牌“新引擎”,推動“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躍遷。
借力“出海”:細分品類闖出大市場
跨境電商作爲外貿新業態主要表現形式,讓國內企業能夠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爲越來越多外貿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提供有效途徑,助力企業出海、擴大品牌影響力。
“近年來,歐洲國家盛行騎行運動,但一些騎行場地的坡道比較多。爲了讓更多人羣享受到騎行的樂趣,我們在充分調研國外市場的基礎上,開發了鋰電山地車等產品,受到當地消費者歡迎。今年上半年我們對歐洲出口鋰電山地車等產品貨值近2800萬元,同比增長35.6%。”廣州市鑫威車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侯德智表示,公司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目前已佈局多個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分佈在波蘭、德國等地,倉庫備貨總值超8000萬元。
從電動出行到時尚配飾,跨境電商正助力中國製造多賽道突圍。在“中國眼鏡之都”鎮江丹陽,從鏡片、鏡架到鏡布、鏡盒,海外訂單紛至沓來。在國際貿易市場中嶄露頭角的丹陽眼鏡企業,也開始競速跨境電商賽道。
丹陽澤鹿光學科技有限公司通過TikTok等短視頻平臺直播,月均訂單量突破10萬單。其主打產品可變色太陽鏡、輕質浮水鏡框,憑藉高性價比成爲歐美市場爆款。“電商直播可以讓海外消費者直觀感受產品功能,今年以來,我們的出口額實現大幅增長。”該公司總經理李明說。
還有不少小衆品類通過跨境電商找到了大市場。比如,HiFi音頻設備從小衆市場脫穎而出,獲得了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HiFi這個概念在國內知名度不高,卻是某些海外市場消費者選擇耳機品牌重點考慮的一個因素。記者從“出海四小龍”之一的速賣通平臺獲悉,今年以來,HiFi音頻設備增長迅猛,6月至7月,受“海外618”等大促利好影響,速賣通HiFi耳機類目銷售額相比日常爆增8倍,MP3類目銷售額同比增長6倍,音頻放大器同比增長150%。
從數據來看,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約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額約1.03萬億元,增長4.7%;進口額約2911億元,增長9.3%。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爲連接各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數字橋樑”,跨境電商正深度融入全球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它不僅拓寬了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也降低了貿易成本與時間門檻。依託這一平臺,越來越多優質產品和品牌正加速實現‘出海’與全球化佈局。”
政策賦能:降低企業“出海”成本
跨境電商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在廣州,爲支持國產電動自行車企業擴大出口,花都海關主動深入企業調研,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培訓,專人專崗負責海外倉備案業務的辦理及跟進處置,指導企業用好海外倉資源,實現海外消費者線上下單,海外倉直接發貨,商品最快48小時送達,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侯德智說,在海關的政策宣傳和幫扶指導下,鑫威車業積極推進跨境電商業務模式,纔有了在多個國家的出口海外倉業務,極大方便了在當地拓展市場。
在丹陽,眼鏡跨境電商產業園已集聚68家企業,提供從產品設計、生產到物流的一站式服務。“我們通過開展政策宣講,聯合丹陽眼鏡商會針對性爲企業講解知識產權、技貿措施等知識,爲產業園30餘家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培訓。”鎮江海關駐丹陽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發展,將其作爲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重要抓手。此前,商務部等9部門出臺了《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圍繞經營主體培育、金融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監管優化及規則建設和國際合作等五個方面對支持跨境電商發展進行系統部署。
商務部在《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中,也將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作爲重要方向,提出要持續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爲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
洪勇認爲,政策支持降低了企業“出海”成本、優化供應鏈結構,爲品牌的國際化創造了條件。
“雙輪驅動”:中國品牌加速國際化
跨境電商成爲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業界認爲,依據跨境電商發展需求,更多支持政策還在出臺,企業端也在根據新的市場需求進行產品和營銷策略的調整。在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產品出海將邁向高質量、品牌化的新階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繼續部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重點任務中,明確“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
今年4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海南全島和秦皇島等15個城市(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提出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綜合試驗區的協調指導和政策支持;研究出臺更多支持舉措,爲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更好地促進和規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壯大。
各地也在積極出臺舉措,搶抓跨境電商發展機遇。日前,北京市商務局發佈《北京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未來三年將通過培育主體、技術創新、優化服務等16項措施,打造全國跨境電商發展高地;杭州海關推出支持浙江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10項措施,助力打造高能級跨境電商國際樞紐省;平湖市發佈加力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境電商產業高地。
洪勇表示,依據跨境電商發展需求,更多支持政策的出臺將推動中國產品向高附加值和差異化競爭轉型。同時,政策扶持海外品牌建設和本地化運營,有助於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長期競爭力。
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家委員會專家李鳴濤也表示,跨境電商發展的產品品牌化趨勢已經日漸明顯。一些3C、服裝、家居品牌,憑藉創新設計、優質品質,在國際市場樹立起良好口碑,擺脫了“中國製造=低價低質”的刻板印象,實現從產品輸出到品牌輸出的跨越,以品牌溢價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展望未來,洪勇認爲,在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產品出海將邁向高質量、品牌化的新階段。更多企業將通過提升設計、技術和服務來增強品牌價值,實現差異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