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敗局頻現,預製菜能帶飛金字火腿嗎?
最近,金字火腿公佈的2024年業績快報,依靠轉讓浙江銀盾雲科技有限公司12.28%股權獲得的2626.28萬元收益,公司2024年歸母淨利同比增長49.76%至74.72%,但扣除這筆收益後,同比變動幅度爲-17.09%至4.40%。
賣掉銀盾雲科技,標誌着資金火腿又一次的跨界失敗。但數次跨界失敗,似乎並沒有影響金字火腿那可“跨界的心”,預製菜是公司最新的心頭好,和以往在稀土、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算力等領域跨界不同,預製菜也算是食品行業,倒是和賣火腿的老本行一樣。
主業萎縮和跨境失敗
自2010年上市以來,金字火腿在稀土、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算力等領域均有佈局。2013年,公司耗資8775萬元收購浙江創逸67.5%股權進入稀土領域;2015年,斥資1.2億元參股浙江網商銀行,同時以1.26億元參股上海暉碩押注移動電商業務;2016年,通過受讓浙江東潤10%股權進入新能源汽車租賃和運營領域;2023年底,以4.01億元參股浙江銀盾佈局算力領域,但2024年11月又以4.28億元轉讓所持股權。這些跨界嘗試雖然涉及多個熱門領域,但大多未能取得實質性成果,反而使公司主業逐漸邊緣化,業績增長乏力。
其中在大健康領域的跨界,引發的動靜最大。2016年,金字火腿以4.3億元獲得中鈺資本43%股權,並增資1.63億元完成實際控制,雙方約定業績承諾和股份回購安排。然而,中鈺資本未能達成業績目標,2017年實現扣非淨利潤約1281萬元,遠低於2.5億元的目標;2018年3.2億元的目標也無望達成。最終,中鈺資本選擇撤退,2018年8月參與回購金字火腿相關股份,但支付5000萬元定金後無力支付。2021年3月,時任實控人施延軍通過公司原控股股東巴瑪投資,以3億元競得中鈺資本股權回購款剩餘債權,2023年底全部兌現。2024年,中鈺資本試圖索回回購款,但被北京市高院駁回上訴,雙方糾紛最終落下帷幕。
公司不停跨界,主要是火腿主業面臨着明顯的天花板。火腿產品因醃製、多鹽的工藝和屬性,被貼上不健康的標籤,消費者接納程度有限。公司火腿業務在2020年達到高光時刻,收入6.817億元,此後連續三年下降,2024年上半年僅有1.73億元。此外,品牌肉業務也出現萎縮,2021年至2023年收入分別較上年下滑57.89%、69.76%和46.82%,毛利率由正轉負。公司主營的火腿和特色肉製品業務銷量也出現下滑,2023年分別較上年同期下滑3.06%和55.57%。
跨界不僅未能給金字火腿帶來新的增長點,反而加重了公司的負擔。公司在多個領域的投資未能取得預期回報,導致資金壓力增大,業績波動明顯。2021年至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285.39萬元、4902.88萬元和4006.3萬元,與業績承諾相差甚遠。
動盪的收入和利潤,來源:Wind資訊
預製菜業務:新的希望還是陷阱?
預製菜市場近年來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被認爲是食品行業的一個新興增長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預製菜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已達7200億元,同比增長38.6%。
金字火腿自2022年起試水預製菜業務,目前已有6款預製菜產品,並計劃在未來不斷開發新產品,拓寬銷售渠道。
儘管預製菜市場具有較大的潛力,但金字火腿的預製菜業務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預製菜市場集中度較低,前五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不足10%。這意味着金字火腿在預製菜市場面臨着來自衆多競爭對手的壓力。
預製菜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是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對食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預製菜在老百姓中的“美譽度”也並不高,許多人認爲預製菜缺乏新鮮感和“鍋氣”,口感不如現做菜餚,且可能使用劣質食材和添加劑??健康問題。加上近幾年社交視頻的普及,食品安全類話題非常容易引爆網絡,很多人抱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拒絕預製菜。
近年來,A股市場的純預製菜概念股壓力也比較大。以行業龍頭味知香和千味央廚爲例,去年利潤下滑明顯。2024年前三季度,味知香收入下滑17.5%,爲歷史上首次收入下滑,公司歸母淨利潤下跌36.83%。且這種下滑有跡可循,2021年至2023年,公司收入增長分別爲22.84%、4.40%和0.1%,歸母淨利潤增長分別爲6.06%、7.95%和-5.42%。千味央廚去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長只有2.7%,規模淨利潤爲下滑13.49%,遠低於2023年的增幅27.69%和31.43%。
在激勵競爭,且龍頭都增幅放緩的市場,金字火腿面臨的挑戰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