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企業高層匯聚北京,讚賞中國堅持高水平開放

作爲每年全國兩會後首個舉辦的“國家級”論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着眼於釋放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強烈信號,今年也不例外。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於北京召開,主題爲“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在開幕式上,國家高層釋放了對外開放的堅定信號,並強調了高水平開放對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性。

國務院總理李強23日上午在大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將堅定不移推進開放合作,倡導國際通行規則下的公平競爭,維護自由貿易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繼續敞開懷抱歡迎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積極解決企業關切,幫助外資企業深度融入中國市場。希望企業家們做全球化的堅定維護者、推動者,齊心協力、精誠合作,抵制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在互利互惠中實現更大發展。

上百位來自主要國際組織、全球跨國企業和重要研究機構的代表齊聚北京。第一財經瞭解到,今年論壇外方共有750多位代表參會。企業參會有3個特點:一是參會跨國企業國家範圍廣,共有21個國家86位跨國企業的正式代表出席論壇,比去年增加3個國家,其中來自美國的企業數量最多,共27家;其二,首次參會的跨國企業數量創新高;其三,參會跨國企業行業覆蓋全,金融保險、醫藥健康、能源礦產等重點行業突出。

高水平開放堅定不移

在市場看來,國家高層向世界傳遞的高水平開放信號鼓舞人心,不僅有利於提升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也有利於鞏固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

李強表示,當今世界經濟碎片化加劇、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更需要國家開放市場、企業共享資源,攜手抵禦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繁榮。中國始終把自身發展同全球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將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努力做全球和平發展事業的穩定性、確定性力量。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深化外商投資促進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穩步推進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服務業開放,積極發展綠色貿易、數字貿易。

“我們是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來開會的,貿易中斷、投資疲軟、金融不穩定、地緣政治變化都在挑戰着全球經濟,然而在這樣的複雜因素當中,‘全球南方’國家必須推進我們的發展議程,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經驗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啓示。”新開發銀行行長、巴西前總統迪爾瑪·羅塞芙表示。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在國家積極提升對外貿易動能之際,香港會繼續鞏固與歐美等傳統市場的關係,並全力開拓新市場,同時聯動內地的兄弟城市共同出海招商引資。與此同時,隨着越來越多內地企業到海外開拓業務,香港也將順勢而爲,發展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和貿易融資服務中心,爲出海的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

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表示,在加速全球市場融合的過程中,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更兼具世界市場、世界實驗室、世界首發站的新標籤。金融將緊跟實體經濟創新與開放的發展腳步,加快自身的範式升級,包括以平臺型開放推動跨市場、跨區域、跨時空的聯動協作,構建起服務科技創新的金融新生態,也包括以制度型開放融入全球金融體系,並向世界提供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產品,激活科技、綠色數字等新要素內在的開放基因。

“我們有信心乘勢而上,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實現‘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爲‘十五五’發展打下良好基礎。”韓文秀說。

中國機遇與投資

中國正在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跨國組織、跨國企業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羅氏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安德烈·霍夫曼表示,非常感謝中國在改革開放方面的承諾,尤其是在國際合作方面的承諾。“對醫療行業來說,我們高度依賴於全球合作,中國有了非常雄心勃勃的計劃,特別是2030年的健康目標,我們也確立了一些戰略來促進中國的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西門子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總裁、首席執行官博樂仁表示,中國的創新正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例如DeepSeek最新開發的高性能、高開放度的AI模型。博樂仁說,中國正積極採取行動,推動經濟結構的深層次轉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並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擴大內需,加速產業升級。“要實現中國及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各方夥伴都要在更大範圍、更深層面開展合作。對此,跨國企業能夠扮演重要角色。”博樂仁稱。

作爲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國際企業,紅牛創始公司泰國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參加了此次年會開幕式。近五年來,天絲集團在華投資累計已達43.6億元人民幣。“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不僅源於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和增長空間,更因爲中國政府在複雜國際環境中展現出的卓越領導力和對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許馨雄表示。

“隨着中國經濟向着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轉型,包括礦業在內的各行各業將在這一領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韓慕睿在大會發言中表示。

銅在全球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發展中將發揮重要作用,“我們預計,到2050年,僅數據中心對銅的需求就將增加5倍,從現在的每年約50萬噸攀升至每年近300萬噸。按現在的市場價格計算,這些銅的價值約爲2000元人民幣(290億美元)。”韓慕睿說。

全球經濟的數字化進程將在未來推動更大比例的銅需求。在新銅礦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供需缺口在加大。必和必拓預計,未來十年全球銅供應缺口將達到1000萬噸。“必和必拓與中國銅業、金川集團、中色大冶、江西銅業等客戶建立了穩固而持久的合作伙伴關係,這對於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銅需求至關重要。”韓慕睿發言中表示,“我們需要羣策羣力,凝聚投資者、政府、銅冶煉廠和礦業公司等各方力量,共同填補銅礦開發的資金缺口。通過與中國乃至世界各地銅冶煉合作伙伴攜手共進,我們定能探索出一條創新之路,推動銅供給重返正確的發展軌道。”

此外,第一財經瞭解到,在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阿斯利康、武田等多家跨國藥企表達了對華投資的信心。

本週,跨國藥企阿斯利康宣佈25億美元投資計劃,用於在北京新建全球戰略研發中心以及拓展生物科技創新合作與本地化生產,這是近三年來北京生物醫藥領域最大的單筆投資。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PascalSoriot)23日下午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舉辦的“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上回應稱,阿斯利康致力於投資世界級的創新生態系統,而一些全球最出色的創新生態系統可以在中國找到,比如在北京和上海。這些城市彙集了科學繁榮所需的合作伙伴,包括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研究型醫院、製造商和監管機構。

武田製藥董事長、總裁、首席執行官衛博科表示,中國已成爲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伴隨着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潛在的醫療健康需求也在持續增加。“近期,我們與成都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建立武田中國創新中心(TCIC)。這一數字化創新中心將拓展我們的數字創新戰略藍圖,賦能武田更好地爲患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衛博科說,中國對於武田至關重要,武田致力於推動前沿創新,並不遺餘力地將突破性的療法引入中國市場,惠及患者。中國政府大力支持生物醫藥創新,並且積極推動中國患者對於全球創新療法的可及性,而武田的戰略要務與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進程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