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黨派立委赴核三考察 挺核、反核意見交鋒

跨黨派立委赴屏東考察覈三廠。麥玉珍國會辦公室/提供

教文委員會召委、藍委葛如鈞率白委劉書彬、麥玉珍,以及綠委徐富癸、鍾佳濱,20日赴屏東核三廠實地考。挺核的麥玉珍表示,核三廠延役不只補足臺灣缺電問題,更能保障乾淨的能源,減少空污與碳排。反核的徐富癸說,核三廠位於活動斷層與泥岩地層,環境不安全,恐造成永久污染。

麥玉珍認爲,核三廠爲什麼要停機?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40年前選址時,就已經考量過臺灣地理位置深受地震及颱風的影響。40年後,技術已大幅進步,安全標準更高,卻仍面臨停機決策,這合理嗎?

麥玉珍表示,綠能科技沒有不好,但臺灣面臨的風災、淹水是「現在進行式」。農田鋪滿的光電板遇到豪雨就被沖走,反而對生態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人民幾百億的納稅錢放水流。

麥玉珍指出,核三廠延役不只補足臺灣缺電問題,更能保障乾淨的能源,減少空污與碳排,降低對健康的危害。至於大家擔心的核廢料,第三儲存場已經在規劃中,安全措施逐步到位,這是「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根據日本國會福島事故真相調查報告指出,福島核災起因爲地震及海嘯,但「人禍」纔是核心原因:事前未充分評估、事後未採取有效應對,以致釀成核災。

核三雖鄰近海邊,但根據核能安全委員會資料及清大教授葉宗洸表示,廠址海嘯預估最高是12.53公尺,而核三廠距離海平面高15公尺,加上增建海嘯牆,防海嘯高度可達19公尺,因此海嘯不會對核三廠造成任何破壞。且根據臺電《核能電廠耐震與防震的安全》資料顯示,核三耐震已達1.384g,遠超出101耐震指數0.3g。

對於核三廠延役再運轉議題,徐富癸強調,核安不是政治遊戲,823公投纔是民意的真正表達,應在公投結果出爐後再談政策。本次考察的唯一命題應是「除役確認」,而不是討論尚未發生的「再運轉」。

針對白委考察中聲稱「地震帶不影響核三安全」,徐富癸反駁道,地質學權威已明確指出,核三廠確實位於活動斷層與泥岩地層,不僅有地層下陷疑慮,承載力也不足,至於所謂「深孔處置」核廢技術,更早已遭國際淘汰,在臺灣年輕活躍的地質環境下更不可能安全,恐造成永久污染。

徐富癸認爲,核安必須建立在專業科學證據,而不是政治口號。恆春半島的發展不應被核三廠侷限,應朝向更多元、多方向的發展目標邁進。他呼籲政府與地方攜手,將討論焦點放在轉型工程與區域長遠建設,讓恆春半島能真正擺脫單一能源設施的陰影,迎向安全與永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