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來襲沒食慾?鎖定7種食物對抗「夏季疲勞」默默救回精神和元氣
▲身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與溼熱交替的環境中,不少人開始出現食慾不振、早晨起不來、精神倦怠等夏季常見困擾。(圖/Pexels,下同)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臺灣氣溫持續飆高,多地頻頻刷新高溫紀錄,戶外行走汗如雨下,室內冷氣則讓人手腳冰冷。身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與溼熱交替的環境中,不少人開始出現食慾不振、早晨起不來、精神倦怠等夏季常見困擾。針對這類「夏季疲勞」現象,日本《Women’s Health》近日邀請整合身心營養的專業健康教練Ayumi,從實際可執行的角度出發,提出7種有助補充營養、穩定自律神經的關鍵食材,協助身體由內而外找回平衡。
不只是熱累了而已?夏季疲勞的真正原因揭曉Ayumi表示,「夏季疲勞的成因,不只是『天氣熱讓人疲累』這麼簡單。身體除了受到高溫影響外,自律神經的紊亂與長期營養攝取不足,也是導致持續倦怠、食慾低落的關鍵因素。」報導表示,人體爲了調節體溫會大量排汗,但對於像臺灣或日本這類溼度偏高的氣候來說,汗液難以順利蒸發,使體溫調節功能變得困難。此時,自律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便會頻繁切換運作,以應對外界環境。過度運作後導致的神經疲乏,就是造成夏季常見的無力、煩躁、睡眠不佳與食慾不振等症狀的主因之一。
Ayumi也指出,「若長期只攝取冷飲、冰品或精緻澱粉,會導致體內出現能量來源(糖質、脂質、蛋白質)不足,進而使細胞運作與代謝力下降,彷彿車子沒加油,自然動不起來。」她同時提醒,汗水排出時也會帶走大量礦物質(如鈉、鉀、鎂等),這些電解質的流失進一步加重了神經系統的混亂。
對抗夏季疲勞,要從「補對營養」與「穩定自律神經」下手「真正的夏日保健,不只是喝水、吃冰降溫,更該關注的是如何從體內維持營養平衡,並穩定自律神經的運作節奏。」Ayumi強調,飲食調整不該等到出現症狀纔開始,而應視爲每日身體保養的一部分。
專家嚴選「夏季元氣補給」7大營養食材爲幫助大衆更具體地調整日常飲食內容,Ayumi根據營養含量與實際操作性,推薦以下7種食材,不僅可補足易流失的營養素,也有助調節自律神經與促進身體修復機能。
【1】毛豆「毛豆是富含維生素B羣的寶庫,特別是維生素B1,有助將糖分轉化爲能量,是緩解夏季倦怠的關鍵營養素。它也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鐵、鎂等礦物質,有助預防貧血與焦躁。」Ayumi指出,冷凍毛豆同樣保有營養,非常適合夏季常備。除了作爲下酒菜,亦可搭配白飯、納豆、沙拉,甚至作爲麪食的配料,食用方式多元。
【2】雞胸肉「雞胸肉不僅是低脂高蛋白的代表,也含有維生素B羣、鐵、硒等礦物質,可幫助肌肉修復與增進能量代謝。」她進一步解釋,雞肉中含有「肌肽」這類抗疲勞成分,有助提升持久力與減輕疲勞,建議可將雞胸肉水煮放涼後,與冷盤沙拉一同食用,清爽又營養。
【3】小黃瓜「小黃瓜含水量高達95%,可有效降溫、消腫,其內含的鉀能促進利尿,有助排出多餘水分與體內熱氣。」Ayumi補充,小黃瓜內還含有一種叫做『Fisetin』的多酚,具抗老化與抗氧化作用,對維持腦部健康也有幫助。她建議除了生食,也可以加入蜂蜜製成果汁飲用,是兼具美容與補水功效的「可食型天然水分」。
【4】梅乾「梅乾含有豐富的檸檬酸,具備促進能量代謝、增進礦物質吸收、改善肝機能、美肌與穩定血糖等多種益處。」Ayumi表示,梅乾同時含有鈉、鉀、鐵等礦物質,也具殺菌作用,有助預防夏季常見的食物中毒問題。建議可每日攝取一粒,搭配飯糰、素面或小菜,即可輕鬆補充。
【5】優格「優格中的乳酸菌、比菲德氏菌能改善腸道環境、促進消化與免疫力,也有助平衡因高溫與溼氣而失衡的自律神經與情緒狀態。」Ayumi推薦可加入蘆薈(特別是蘆薈膠)一同食用,雙重整腸、抗炎、補充礦物質的效果更佳,藍莓等莓果類也是不錯的搭配選擇。
【6】味噌「味噌是日本傳統的發酵食品,可調整腸道菌叢、增強免疫力、安定精神,是極佳的日常保健食材。」她提醒,「挑選味噌時應避開加工產品,建議選擇原料單純(大豆、米或麥、鹽)、無添加、天然醱酵的『生味噌』產品。」適合冷制湯品或直接搭配生菜享用。
【7】西瓜「西瓜內含氨基酸『瓜胺酸(Citrulline)』,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肌肉恢復與緩解水腫。自然甜味亦能穩定血糖與情緒。」Ayumi指出,西瓜中的抗氧化成分也能保護身體不受紫外線侵害。夏季午後,西瓜是補水、補營養不可多得的天然水果。
三餐這樣搭,讓夏天好舒服不疲累Ayumi強調,這些食材不需一次大量攝取,而是建議每日三餐自然融入。她同時提供以下實用搭配範例:
早餐:味噌 × 小黃瓜冷制湯+優格・發酵食物喚醒腸道,小黃瓜與優格補足水分與礦物質,建議常溫食用避免冰過頭。
午餐:雞胸肉&毛豆雜谷沙拉+梅乾玄米飯糰・補充蛋白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羣與檸檬酸,爲下午續航力加分。
下午茶:西瓜 or 小黃瓜蜂蜜果汁・自然清涼的營養點心,取代高糖加工食品,有效補水+促進循環。
晚餐:冷豬肉涼拌 or 味噌冷湯・搭配高鉀蔬菜如番茄、秋葵、生菜等,幫助身體降溫、減緩水腫與疲勞。
「與其仰賴冷飲或休息來硬撐,不如從日常飲食中補對營養、穩定自律神經,才能真正從內在提升對抗高溫的韌性。夏天的疲勞不是無法避免,而是可以透過每一天的選擇逐步預防與調整。」酷暑未歇,但只要懂得用食物養身、穩神、補能,每一天都能比想像中過得輕盈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