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壓力、俄烏談判、颶風變數…油價前景陷入拉鋸
圖/美聯社
法人對油價未來四季預估中位數價格
俄烏談判目前進展非常有限,地緣政治風險與颶風「艾琳」動態,成爲牽動原油市場的關鍵變數。法人表示,OPEC與國際能源署(IEA)最新報告對2026年供需看法分歧,也讓油價前景更添不確定性。
法人指出,二能源機構報告則展望分歧,OPEC基於經濟展望改善,上調2026年需求並下修非OPEC+產油國供應增幅,顯示供需或趨緊;國際能源署(IEA)卻警告,隨需求放緩,2026年原油市場恐出現史上最大日供應過剩300萬桶,今年第四季便可能開始累積壓力。
整體來看,油價短線持續受制於供需影響與地緣政治拉鋸。法人普遍認爲,第四季供過於求壓力恐增,投資人宜保持謹慎,未來須密切關注俄烏談判與颶風發展。其中,富蘭克林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弗朗認爲,除非OPEC+限制供給迴歸市場,否則短中期油價上行空間有限,該組織已宣佈將於八九月大幅增產,雖然這些增產尚未完全流入全球市場,一部分被OPEC+成員國內部消耗,但預計第四季全球市場將出現供過於求狀況。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爲,美、俄、烏及歐洲國家對於俄烏關係之會談至爲關鍵,若俄烏停戰有望,並牽動美國與歐盟放寬或撤回對俄羅斯的制裁,油價可能仍有下行風險。
PGIM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分析,美國原油庫存意外上升凸顯需求下滑,加上IEA預估今、明兩年供應日增250萬桶與190萬桶,油市難脫供過於求,他預測西德州原油恐下探每桶62.3美元,今年以來跌幅達12%。他並指出,川普揚言若俄烏50日內未停火,將對與俄貿易的國家徵收100%二級關稅,進一步升高不確定性。
街口投信強調,川普雖釋出可能放鬆對俄能源制裁,但若無停火進展,制裁恐升級。此外,大陸7月煉油量年增9%至每日1,485萬桶,顯示需求仍具韌性。不過,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警告,四級颶風「艾琳」若侵襲墨西哥灣,恐衝擊當地煉油廠與海上油井,爲油市增添另一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