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權變更前拉出兩個漲停,康惠製藥否認借殼傳聞

(原標題:控制權變更前拉出兩個漲停,康惠製藥否認借殼傳聞)

連續兩個漲停後,康惠製藥(603139.SH)披露了公司控制權可能易主的消息,並對湖南恆昌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昌醫藥”)借殼傳聞進行闢謠。公司表示,爲避免造成股價異常波動,於3月19日起停牌,停牌時間不超過2天。

但此傳聞並非空穴來風。2024年,在恆昌醫藥IPO失利後,恆昌醫藥的控股股東、上海賽樂仙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下稱“賽樂仙”)花費1.11億元成爲康惠製藥的新進二股東,這在當時引發市場對於恆昌醫藥借殼上市的猜測。

康惠製藥的控制權將落入誰手、公司的內幕信息管理是否合規,第一財經將繼續保持關注。

借殼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3月18日晚間,康惠製藥披露,控股股東正在籌劃公司股份協議轉讓事宜,並稱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而在3月17日和18日,公司股價已經連續拉出兩個漲停,截至3月18日收盤,康惠製藥報18.82元/股。股價異動與一則借殼傳聞有關,但康惠製藥方面否認了這一消息。

近日,有市場傳聞公司股票涉及恆昌醫藥借殼預期,賽樂仙系公司第二大股東,持有公司10%股份,賽樂仙系湖南恆昌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恆昌醫藥”)的控股股東。康惠製藥對此澄清稱,恆昌醫藥未持有公司股份。經公司覈查,截至目前,公司除與恆昌醫藥在業務層面開展少量合作外,不存在借殼方面的相關合作。

康惠製藥表示,鑑於上述事項正在洽談當中,尚存在不確定性,爲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於3月19日起停牌,停牌時間不超過2天。

2024年10月,賽樂仙通過股權轉讓獲得原持股5%以上股東TBP Traditional Medicine Investment Holdings (H.K.) Limited(下稱“TBP”)所持有的無限售條件流通股998.8萬股。此次交易後,TBP持股比例降至4.8099%,而賽樂仙成爲公司新晉的第二大股東。

當時有一種猜測認爲,這一交易是恆昌醫藥借道賽樂仙曲線上市的伏筆。

2022年1月,恆昌醫藥向深交所提交了創業板IPO申請。歷時兩年半,經過三輪問詢,2024年7月,恆昌醫藥撤回了創業板IPO申請,深交所對恆昌醫藥IPO終止審覈。一個月後,康惠製藥公告稱,第二大股東TBP與賽樂仙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TBP將持有的998.8萬股(佔總股本10%)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轉讓給賽樂仙,轉讓價格爲11.08元/股,總價款1.11億元。

連續三年虧損

公開資料顯示,康惠製藥位於陝西咸陽,主要業務覆蓋醫藥製造及醫藥流通領域,中成藥研發、生產、銷售是康惠製藥最重要的業務之一。

近年來,公司利潤持續下滑,並從2022年起轉爲虧損。

康惠製藥在最新的業績預告中稱,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的淨利潤爲-8500萬元左右,扣非淨利潤-8200萬元左右。上年同期,公司歸母淨利潤爲-2616萬元,扣非淨利潤-3266萬元。

康惠製藥稱,虧損原因有三,一是母公司新建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全面建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增加,銀行借款利息費用化增加,進而影響了本期業績,二是控股子公司陝西友幫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原股東未完成業績承諾,報告期內引入新股東,對其產品、技術、設備等資源進行整合調整,固定資產折舊及融資貸款利息費用較大導致公司全年仍處於虧損狀態;三是湖北科萊維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下稱“科萊維藥業”)未按期支付股權回購款,公司確認了投資損失及壞賬準備約1600萬元,進而影響了本期業績。

三重因素交織之下,2024年成爲康惠製藥近年來虧損最大的年份。而科萊維藥業正是康惠製藥近年來陷入虧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7月及2021年12月,康惠製藥通過增資或受讓股份形式取得科萊維藥業40%。這兩次增資均存在較高溢價。首次增資時,評估增值率777.35%;二次增資時,評估增值率爲250.41%。

此後,由於科萊維藥業在2021、2022年連續未能實現業績承諾,康惠製藥要求其履行回購義務。科萊維藥業擬現金方式回購康惠製藥所持的42.87%股權,回購價格爲1.51億元,分八期支付。由於科萊維未按期支付定金及股權回購款,康惠製藥於2024年9月提起了訴訟,並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確認壞賬1600萬元。

2023年,康惠製藥還曾因爲信披違規和內幕信息管理不規範等問題吃過監管罰單。在否認了恆昌醫藥借殼上市傳聞後,康惠製藥的控制權將何去何從,公司的內幕信息管理是否合規,第一財經將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