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息差仍是下半年頭等任務!多家銀行年中工作會議信息顯示:穩存量控風險權重在上升

財聯社8月6日訊(記者 彭科峰)從7月底到8月初,半個月內從國有大行到股份行再到上市城商行,多家銀行機構相繼召開了年中經營管理工作會議,總結上半年工作並安排下半年議程。

窺一斑而知全豹。今年年中總結會透露出何種信息?銀行業當前面臨的最大壓力在哪裡?如何看待資產規模擴張和質量安全的問題?

財聯社記者從業內採訪瞭解到,淨息差壓力依然是高懸在銀行機構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此外,不少銀行明顯將風險防控放到了更爲顯著的位置,不再過多提及資產規模增長、經營擴張等問題,轉而強調存量客戶的價值。留住存量,圍繞固有客羣做好服務,已成爲行業共識。

焦點一:“息差壓力巨大,控息差是頭等任務”

隨着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降,在銀行層面來看,今年下半年淨息差壓力依然巨大。

“本次會議上領導強調最多的就是息差壓力。要求各部門控成本,想辦法。”某上市城商行人士王敏(化名)向記者表示,儘管息差問題是行業“老問題”,但年中會上如何控制息差依然成爲全行下半年工作的重點。領導要求進一步降低高成本負債,繼續降本。

財聯社記者也注意到,多家國有大行也明確提及壓降負債、降本增效問題。7月30日,工商銀行召開年中經營管理工作會議會議。其指出,下半年“平衡好資金來源與運用,強化降本提質增效”、“要緊跟實體經濟和貨幣金融領域趨勢變化,持續拓展資產負債表的內涵與深度”。

7月22日,農業銀行召開2025年年經營工作會議。其在對2025年下半年經營管理重點工作作出安排指出,“要強化增收節支、創新挖潛,鞏固財務良好穩健勢頭。”

某頭部股份行內部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指出,該行高度重視淨息差問題,正持續引導存款活期化,控制大額存單等產品的發行等。

焦點二:“風險防控很重要,但也要注重爲客戶創造價值”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信貸高速增長的時代過去後,不少銀行明顯將風險防控放到了更爲顯著的位置,不再過多提及資產規模增長、經營擴張等問題,轉而強調存量客戶的價值。

工商銀行2025年中會議指出,要求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存量和增量政策,堅持產品客戶對位,帶頭整治“內卷式”競爭,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穩固經營基本盤。

農業銀行2025年中會議要求,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守牢風險底線。繼續抓好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化解,前瞻防範市場風險,慎終如始守護好IT和網絡安全。“抓實抓細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全力保持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華夏銀行2025年中會議明確了下半年“十大行動”,其中就包括“不斷加強風險防控,嚴守發展安全防線。”

平安銀行2025年中會議要求,各單位要進一步增強風險意識和合規意識,加強對重點領域的排查和整改等。

“目前,我行相比過去更強調風險風控,要求儘量減少壞賬發生率。”王敏認爲,風險防控和淨息差收窄是“問題的兩面”,銀行已經進入精耕細作的時代。該行年中會議上,要求各條線要進一步開展好現有客羣的維護工作,注重爲客戶創造貸款之外的價值。

焦點三:“多家銀行對下半年情況樂觀,經營指標不作調整”

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

“最艱難的時刻應當已經過去。上半年行業的整體形勢都很不錯,基本好於年初的預期。我行對下半年經營狀況保持樂觀態度。”王敏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行剛剛於7月底召開了年中工作會議。包括董事長、行長在內的高級管理團隊和對公、零售、財富等條線的負責人均出席並介紹各部門情況。

該行團隊分析認爲,二季度的“對等關稅風波”擾動較大,銀行業也不得不作出各項調整。但隨着形勢的緩和,行業人士和專家分析研判認爲,下半年的國內經濟形勢相對樂觀。也因此,對於年初制定的各項經營指標不做調整。

另外一家華東地區城商行內部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介紹,在該行近期召開的年中工作會議上,“氣氛較爲輕鬆”。行內初步判斷,在中美關稅戰形勢基本明朗的背景下,外部擾動因素減少,區域經濟情況平穩發展,全年信貸投放指標完成較好,對下半年經濟發展持樂觀態度。

從已經公佈的多家銀行年中會議內容來看,也可以窺見其對下半年經濟發展的信心。北京農商銀行在近期召開的2025年半年工作會指出,上半年,全行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持續推進結構調整,經營規模平穩增長,主要經營指標基本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要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全力以赴推動年度經營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