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來源多 彭啓明:室內用吸塵器PM2.5也會大增

環境部長彭啓明。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臺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然而各界擔憂火力全開下的空污恐更加惡化。環境部長彭啓明重申,去年臺灣的PM2.5年均濃度已降爲每立方米十二點八微克,在亞洲的空氣品質僅次於日本,且境內移動污染源帶來的空污也已超過火力發電廠。

彭啓明今於「Yahoo齊有此理」節目受訪指出,二○二四年我國的PM2.5濃度已降爲每立方米十二點八微克,和二○一三年相比已經改善了百分之四十七,空品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空品採平均計算也符合國際的作法,日韓、中國大陸也都是這樣計算。日前環境部已推出新空品政策白皮書,目標二○三○年能進一步改善到每立方米十微克,並在二○三五年達到每立方米八微克。

彭啓明表示,目前空品改善已經邁入深水區,要進一步減量確實非常困難,過去改善空品依賴減煤和交通污染物排放等,現在則須從生活型態的改變來進行。舉近期大家關注的臺中爲例,大家以爲臺中最大的空污來源是中火,但汽機車移動污染源帶來的空污早已超過中火,移動污染源要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公車電動化,以及大型機具改成電動或氫能等。但也坦言,日本隨油開徵的燃料稅費率是臺灣的好幾倍,臺灣在計算環境真實的衝擊成本上確實有很大努力的空間。

彭啓明表示,現在空氣明明越來越好,但爲何民衆反而認爲空品越來越糟,肺腺癌也越來越多?一來肺腺癌日漸受到重視,篩檢比例有增加;二來或許還有被忽略的污染源沒被注意到,例如室內如果通風不好,使用吸塵器時PM2.5濃度也會大幅增加等,這些都是未來要努力的地方。

彭啓明強調,空污改善包含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減量,不是隻有單一的污染物而已,這是很複雜的工作,針對外界的批評,只要是專業的都虛心接受,但如果是泛政治、不專業的批評,只能一笑置之。

彭啓明今接受「Yahoo齊有此理」網路節目專訪。圖/擷取自「Yahoo齊有此理」網路節目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