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品監測布點不足、工廠未列管 竹縣環保局:調整監測點
爲維護空氣品質,新竹縣環保局辦理空氣污染防制相關計劃,但遭審計室發現,感測器及攝錄影監視系統設置點位尚有不足,且部分固定污染源場所未列管於公私場所名單。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爲維護空氣品質,新竹縣環保局辦理空氣污染防制相關計劃,但遭審計室發現,感測器及攝錄影監視系統設置點位尚有不足,且部分固定污染源場所未列管於公私場所名單。環保局迴應,將調整監測設施佈置,未達列管條件之工廠待申請登記證後管制。
新竹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爲維護轄內空氣品質,委外辦理2024年度新竹縣精進空品感測物聯網發展、固定污染源稽查管制及空污費催補繳工作、移動污染源稽查管制、空氣品質淨化區維護管理等空氣污染防制相關計劃。
審計室指出,部分工廠坐落於污染熱區,但周邊尚未佈設空氣品質感測器;另有民衆陳情頻繁的地區,監錄影監視系統布建仍不完整。審計室認爲,環保局應釐清監測設施佈置依據與妥適性,並適時運用多元資料來源調整點位,以提升監測及防制效能。
除監測設施外,審計室也發現部分固定污染源場所未納入管制名單,部分業者雖屬縣府列管合法登記工廠,或爲特定及未登記工廠,經營行業包括水泥製造、橡膠製品、電子零組件與化學肥料製造等應列管類別,但尚未納入環保局公私場所名單中。審計室建議,應儘速查明原因並補正,以確保列管清冊完整性及管理公平性。
新竹縣環保局迴應,各縣市感測器物聯網布建計劃均爲與環境部合作執行計劃,因已達全臺之布建目標1萬臺,環境部自今年起停止與地方環保局合作,新竹縣今年度仍持續編列經費720萬元進行維護管理轄內600臺感測器,部分縣市停止合作後因經費考量甚至減少部分感測器,後續將積極爭取中央經費補助或合作,以持續新增布建感測器。
環保局強調,雖今年未規畫增加感測器,但爲因應特定地區污染事件或陳情案件,可調整監測點位,以符監測需求。
至於列管特定工廠部分,環保局表示,部分業者已進行許可管制,其餘業者未達列管條件,將待於申請工廠登記證時,由環保局依法辦理管制作業。
新竹縣環保局強調,雖今年未規畫增加感測器,但爲因應特定地區污染事件或陳情案件,可調整監測點位,以符監測需求。圖/新竹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