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le退出中國兩年後,漢王科技將電紙書鎖定爲未來第三大主流終端
2025年6月26日,一場有關電子紙生態的大會——中國電子紙生態暨產業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召開。現場,漢王科技以電子閱讀器“領跑者”身份牽頭制定《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電子紙閱讀器》標準編制工作啓動,這標誌着國產品牌正在實現從“跟隨者”向“規則制定者”的行業地位轉換,重新定義中國電紙書行業格局。
創新定義未來 從小衆躍遷第三大主流終端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可以容納數百人的會場座無虛席,還有很多人圍站在後排旁聽,不時拿出手機對着演講人的PPT拍照。
這似乎是中國電子紙產業日趨紅火的一個側面映照,但兩年前的情況卻大不相同。2023年6月30日,Kindle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中國電子紙市場陷入陣痛期。洛圖科技(RUNTO)數據顯示,同年國內電紙書線上市場的銷量規模應聲下降12.9%。
不僅是外界對中國電紙書市場前景心存疑慮,行業內部也略顯焦慮。但這樣的顧慮並沒有持續太久,僅用一年時間,中國品牌就迅速填補了Kindle的空白。以漢王科技爲代表的國產品牌強勢崛起,憑藉技術、產品與生態的持續升級突破,成爲近年來增長最快的國產電紙書品牌。
而在應用場景上,國產品牌也拓寬了原本Kindle作爲電子閱讀器的邊界:辦公教育、政務無紙化替代,交通、醫療等應用垂類場景廣闊、競爭焦灼。
根據洛圖科技的觀察,自2022年開始,與電子紙有關的應用終端在不斷髮展,截至2025年一季度,電子紙應用終端達35種。電子紙平板作爲電子紙第二大顯示終端,從體量格局分配看,仍然以閱讀器爲主,2022年出現短暫的下滑後於次年開始重新增長,並且2023年、2024年兩年增長在雙位數。這說明電子紙產品品類在衆多電子行業中依舊非常驚人的市場表現,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信號。
在漢王科技副總裁王傑看來,全球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下,電紙書將在辦公、教育等行業領域成爲承載數字內容、人機交互的最優選擇,成爲繼手機、電腦之後的第三大主流終端。
王傑以“點、線、面”串聯起了電紙書成爲主流終端的三個發展時期——導入期、高速發展期和普及期。他預測,電紙書在高速發展期有望年出貨量過1億臺,而在普及期電紙書終端均價有望降低至千元以內,年出貨量突破10億臺,躍遷至千億美金市場。
當前電子紙平板行業中,中國正在成爲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產品的創新策源地。站在這一時點,不僅需要覆盤過去兩年行業發展的得失,更重要的是共建行業生態,樹立發展標準,爲行業的高速發展提供更多確定性。
閱讀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市場
“破繭新生”是這場論壇的關鍵詞之一。
2022年是國內電子紙產業的轉折點,由於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下滑,Kindle進行了經營策略調整,將重心資源轉入歐洲,並於2023年6月30日起在中國停止Kindle電子書店的運營。
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在演講時表示,Kindle的退出對中國電子紙產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兩年間,以Kindle爲主的品牌着力經營海外市場,本土品牌耕耘中國市場,各自形成陣營。
根據洛圖科技提供的數據,2023年市場進行重新分配之後,國產品牌以13.3%的同比增長重拾增長,2024年以7.7%的增速又回到了市場的高點。
再看具體廠商的表現,Kindle的離席很快迎來了國產品牌的補位,漢王、科大訊飛、掌閱、文石等國產電紙書廠商圍繞電紙書的技術、配置、生態競爭激烈,在很大程度上彌合了此前Kindle的一成不變與消費者需求之間的裂縫,好的閱讀器不該只用來“蓋泡麪”。
洛圖科技《電子紙顯示技術主要應用終端發展趨勢報告2025》主題報告中公佈的最新“全球電子紙產業鏈及應用終端市場跟蹤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子紙平板全渠道銷量達到183.4萬臺,同比增長49.1%。2022至2024年,漢王科技電子紙閱讀器在中國市場實現連續兩年全渠道銷量增速第一,年複合增長率達174%。
“這兩年我們百花齊放,一家走了,更多家起來了,”劉迎建說。
更重要的是,本土品牌共同發掘出了閱讀領域之外更重要的市場。
比如,辦公本經過多年的磨合進入了穩增區,穩增區是一個市場穩定向好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時間點,獲得了市場認可之後,電子紙平板成長基本上達到了翻倍,接近97%的增速。
洛圖科技COO王育紅認爲,在平板、顯示場域當中已經形成了以閱讀器產品爲主,向多元化生態蔓延的趨勢,以平板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衍生出了在零售行業商用的海報,包括辦公教育、政務無紙化替代,交通、醫療等等應用。
同時,在細分應用當中還有很細分的差別:比如同樣是辦公本,在政務場景它對數據安全性更高,同樣是桌牌或者標籤產品,在醫療場景有安全的考慮,也有信息準確的考慮等。
這些細分變化影響產品的垂直迭代,在這個國產品牌共同開掘出的場域中,可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漢王科技也感受到市場的一些最新變化——在足夠垂直後,用戶的黏性以及使用頻率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王傑說:“你會發現我們的用戶在使用方面變得越來越理性,從月活看,根據我們的觀察,能夠達到80%,而不是一個被閒置的狀態。幾家廠商也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加入產品中,比如元太在大屏、彩色墨水屏上的創新,也是助力我們往教育、辦公的場景去發展,這也會吸引更多中國消費者的眼光。”
“中國市場的產品化是最多的,覆蓋面大,需求多元。這意味着電子紙終端在這一市場爲滿足消費者所做出的諸多努力,一旦打磨完備,就能走向海外。”劉迎建表示。
漢王科技也做出了率先嚐試。在2025年初的CES上,首次公開展示了全球首顆EMC磁容觸控雙模芯片——HW0888、Penstar海外電紙本品牌,以及數字籤批、手寫&OCR識別技術和仿翼智能飛行機器人等創新應用產品,向全球展示了智能交互的關鍵原創技術和全面產業佈局。
樹立標準、共建生態
當創業環境從“短缺時代”進入“過剩時代”,供大於求就會衍生出很多問題,企業內卷,甚至惡性競爭。這就需要行業樹立標準,共建生態,共同維護髮展環境。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董敏認爲,行業在野蠻增長的時候必然會有一些問題。比方我們看到了有一些市場宣傳的亂象,比方我們看到了產品質量的參差不齊,這個時候就是標準、規範要來補位、要來拉齊。
他所在的協會今年同時啓動了三個標準,涵蓋電子紙閱讀器質量分級評價、電子領跑者護眼規範以及AI學習機標準制定。
“首先領跑者需要通過高標準實現高引領,增加中國產品市場中高端的供給,這是領跑者的作用。護眼,我們希望強化電子紙平板的特性,因爲它的特性之一是護眼,不傷眼,要通過規範、標準強化,讓每一位消費者真真正正享受到和紙類閱讀一樣的體驗。AI標準制定的初衷是肅清這個行業裡邊的亂象,尤其是謹防AI的血統化。這個方面需要家長、孩子在學習機市場不踩雷,真正享受到科技普惠。”董敏說。
這些都與電子紙行業的發展切實相關。作爲《質量分級及“領跑者”評價要求 電子紙閱讀器》標準制定的牽頭單位,漢王既爲行業規範樹立標杆,又將確立行業發展基準,標誌着國產品牌已由“跟隨者”轉變爲“規則制定者”,展現國產電紙書領導品牌的應有擔當。
而在標準之外,還需要產品生態的建設革新與升級,Kindle構建的端到端的全產業鏈生態顯然過於封閉和缺乏活力。國產品牌正在做的事情是聯手破除封閉系統壁壘,去構建聚合型開放系統平臺。
據透露,漢王電紙書目前已整合京東讀書、微信讀書、龍源網等電子書刊平臺,晉江、起點、縱橫、17k等網文閱讀資源。同時採用安卓系統開放優質系統安裝,也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應用,讓電紙書更好用,適合更多人和更多場景。
憑藉卓越的產品力與市場表現,漢王科技榮膺“中國電子紙閱讀器領導品牌 連續兩年市場銷量增速第一”權威認證。
來自今年618的最新銷售數據也對此殊榮形成了印證。漢王登頂京東電紙書熱銷品牌榜總銷量榜首,其中10.3 英寸電紙書、6 英寸電紙書整體銷量分別在京東對應尺寸電紙書總銷量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