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中央政府直接「接管光復災區」
▲說實話,從沒見過如此混亂的救災指揮,中央地方分庭抗禮,既無分工也不合作,重複在做同樣的事,卻有一堆該做的事沒人做。(圖/記者李毓康攝)
●吳昆玉/專欄作家
週末看到「鏟子超人」們前往光復災區協助救災,據說已有三萬多人,深爲感動。但看到花蓮縣政府種種作爲,卻氣到想砍人。
第一,大同村某鄰長反映,該區70個老人沒東西吃,已經啃了三天饅頭,拜託路過志工幫他們調便當。
第二,網友貼文,有災民去領便當,卻被縣府人員拒絕,說要有災民證才能領,但災民證要等兩天後縣府上班才能辦,身後的便當卻放到臭掉倒掉。
第三,馬太鞍教會義煮團主廚控訴,預計做2萬5千個便當的飯車,被警察攔阻不讓進來,確認是飯後仍不放行,連送便當的車子也不讓通行。
第四,高雄載機具的車隊,因爲領的是中央政府發的通行證,不是花蓮縣政府發的通行證,所以交警不放行。區內清淤的人員也貼文,他們載淤泥的車輛運泥出去後就再也沒回來,原因一樣是被交警給擋了。
第五,一團混亂的同時,花蓮縣政府始終不與中央政府設的前進指揮所整合,一定要自設指揮中心,自設志工報到站,自設物資收集站,還不願與中央一起開記者會。花蓮縣長徐榛蔚不坐鎮指揮中心,而是在災區四處「慰問」擺拍,還被要下卡車的怪手大哥嗆說別來作秀。
說實話,我從沒見過如此混亂的救災指揮,中央地方分庭抗禮,既無分工也不合作,重複在做同樣的事,卻有一堆該做的事沒人做。
中央接管並非沒有前例 現在應該是時候了
花蓮縣政府顯然不歡迎外地誌工前來幫忙,甚至蓄意干擾。救災視同作戰,戰場上有人蓄意搞鬼,就直接拖出去斃了。救災現場如果地方政府力有未逮,或失能失職,中央政府依法可以強制接管,現在應該就是直接接管的時候了。
中央接管並非沒有前例,只是以前都是與縣長協調好再進駐,這次可能得動用強制手段。大園空難時,桃園縣長呂秀蓮立即率隊進入,但地方政府實在量能不足,亦無此種大型災變現場的處理經驗,災變現場碎屍滿地,還有人在上面走來走去。先遣到場的省府消防處長趙鋼,請省長宋楚瑜與呂秀蓮協調後,由省府下手接管,立馬先封鎖現場,再沿線推進。
九二一時,南投縣政府、埔里、中寮等地鄉鎮公所受災坍塌,許多公務員失聯,縣政府形同癱瘓。屏東縣長蘇嘉全於是號召南部多個縣市,協調南投縣長彭百顯,由各縣市派出公務員,認養各鄉鎮,協助所有災區行政及後勤事務,並調集相關機具人力進場救災。這些都是很正面的前例。
但我猜「萊爾傅夫妻」一定嚴詞拒絕中央接管的提議,他們只想證明中央不行,只有我行。但事實證明,花蓮縣政府根本不行。
以第一條大同村70個老人三天沒吃飯爲例,大同村並非偏遠山村,它的左邊緊臨光復國中,底緣貼近佛祖街底與臺11甲縣交叉口,爲救災車輛必經之地。災變五日後仍沒飯吃,這說明縣府根本至今未能掌握災區人口狀態,應到人數不知道,實到人數沒看到。
第二條說明縣政府人員工作態度,完全一付官僚嘴臉,寧可便當臭掉倒掉,也要完全符合行政程序,你不能派人送去大同村?或請鄰長帶人來領嗎?
救災不是隻有政治責任一件事,救災的第一優先是人,包括災民與救災人員的統計與配置。只要有人,就要同時解決「吃喝拉撒睡」。
救災要救好,第一優先就是掌握災區情報,口訣是「人事時地物」。如果災區裡有多少人?包括災民、救援人員、志工數量都無法掌握,請問你怎知道每餐要發幾個便當?沒飯吃那有體力幹活兒?然後搞清楚受災區域多大?部隊、機具、與人力要怎麼分配?怎麼推進纔有效率?這樣才能快速搶通,維持補給,迅速完成任務。
所以,我在臉書貼文,建議了許多事,有些事已經做了,但很多事不是樓搭歪了,就是中央與地方無法協調,致使作業一團混亂。就拿清除淤泥這事來說,腳踝以下厚度的淤泥還可以用人清,但腳踝以上最好用小山貓,膝蓋或小腿肚以上就要用到怪手,人力最好用的是清屋內或邊邊角角。
岡山大水時,國軍是進屋內幫忙清淤泥與廢棄物,全堆到馬路中央,然後大型機具,包括怪手與砂石車,再把集中的淤泥和廢物逐線推進清走。
納莉颱風時,新臺五路淤泥厚到大腿,於是派兩臺怪手挖馬路中央,一排砂石車排隊待命接力運走,國軍則協助清除民宅與慢車道。
這次大量怪手與小山貓進去隨處挖,清出的淤泥堆滿路邊,如果再來一場大雨或溢堤呢?砂石車在本已狹窄,現在又人來人往的街上走,不會發生危險嗎?
所以,災區爲什麼要交管?因爲要保障災區補給與機具重車順利通行,尤其是前述的怪手、小山貓、與砂石車。其他運送生活物資,如飯食或機具零件者,也可特批通行。災區內設立物資站與指揮中心,不見得是最好的辦法,鄰近災區的地方設置集中場所,由特定車隊輸運,才能保持災區交通順暢,所以南方的糖廠是很好的集中地,再往北便須管制。但管制站要有專業救災人員進駐,如此才能分得清楚輕重緩急,不能全交給交警。
九二一時,通往災區的中投公路每天大塞車,被熱心民衆的私家車輛擠滿。當時便建議過,應開放成功嶺爲人員與物資的集中地,每天編組車隊輸運。當時連戰率行政院團隊進駐中興新村,但災區沒水沒電沒通訊,只有兩支衛星電話可以向外下指令,每天爲了他們撇條沖水等生活用水,還得特派一臺三千加侖水箱車支援,完全沒有效率。災區內不能有一個閒人,所以進出災區全都需要登記造冊,確保資源不浪費,救災行動纔會有效率。
▼全國人民想看到的是,一個有能力處理災變與危機的政府,而不是一羣只會吵嘴的政客(圖/記者李毓康攝)
全國人民想看到的是解決麻煩 不是一羣只會吵架的政客
如此類推,一如網友所言,大家別再罵徐榛蔚了,她根本沒做什麼事,也根本沒啥功能,只會擺拍,所以她第一個應該被請離災區。
中央政府接管,要嘛派軍方直接處理,要嘛派內政部下手指揮,內政部政次馬士元,本身就是防救災專家,當年省府團隊的經驗傳承者其實是他。
之所以說軍方也可接管,是因爲救災行動的計劃與執行,本身就是從軍隊參謀作業沿用過來的。參一管人,參二管情報,參三管行動計劃,參四管後勤,參五管通訊。所有行動必須有個序列與階段分配,如此纔有秩序,有秩序纔會有效率,而效率正是救災成敗的關鍵。
再次,解決吃飯問題後,如果災區復原有需要,最好的方法是「以工代賑」,「人人有事做」比「事事有人做」,更能安定人心。連假過去後,鏟子超人的熱潮會退燒,災區如有人力需求,從煮飯、鏟泥、到恢復水電,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以工代賑」比純粹發錢,或全賴外地誌工支援,更能讓失去營生的災民,有份收入以維生計。
此外,災民最嚴重的損失還不是房屋與家電,而是汽機車都沒了,該區交通不便,沒有汽機車等於失去雙腿。政府可在道路搶通後,協調二手汽機車業者,向災區提供低價汽機車代步,讓災區活動起來。
該處理與需處理的事項還很多,無法一一列舉,但最重要的關鍵是,花蓮縣政府已經失能失職,中央接管後要嘛配合作業,要嘛給我閃人,不要在那裡搞鬼搗亂,誰搗亂就把誰埋了。
這不是什麼政治奪權問題,而是救災要有效率,就必須有統一指揮,一個過了七天還掌握不住誰沒吃飯的縣政府,寧可便當放到臭掉也不願發給災民與志工的縣政府,就該驅之別院,沒把你們就地掩埋,已經算文明的了。
全國人民想看到的是,一個有能力處理災變與危機的政府,而不是一羣只會吵嘴的政客。就算A說的全對,B滿滿惡意的全在搗蛋,但你只會吵嘴而無法解決問題,那就是整個政府的無能。
一個小小的光復災區,都能處理到如此混亂,那還要全國人民,怎麼期待政府能處理戰爭等級,或九二一等級的大規模災變?一如大罷免要靠民團下手,「鏟子超人」大軍的出現,一方面是臺灣人民熱情的展現,同時也是對政府失能的控訴,因爲政府不行,所以纔要人民自己來。
真實的危機處理不等於公關危機處理,吵到對方倒也不等於自己贏,解決麻煩,恢復秩序,纔是大家所期待的政府效能展現。
▼臺灣人民熱情的展現,同時也是對政府失能的控訴。(圖/記者湯興漢攝、國營臺鐵公司粉絲團提供)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