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猴子也愛看「衝突影片」!科學家:和人類一樣喜歡八卦
圖/freepik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合作,針對長尾獼猴(long-tailed macaques)觀看影片時的注意力模式進行觀察,近期發表在《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期刊。他們發現,猴子們不僅最愛觀看打架的片段,而且對片中是否是熟悉的猴子也十分在意。
該研究共同作者、美國傳播學教授布希曼(Brad Bushman)表示:「人類與獼猴都是社會性動物,生存很大程度需仰賴理解與融入羣體,所以對於可能幫助牠們解讀羣體關係的內容,自然會特別有興趣。」
我要看到血流成河!
研究團隊在荷蘭一處靈長類研究中心中,讓28只長尾獼猴依各自的意願進入實驗空間,觀看約兩分鐘的短影片。影片內容分爲四種類型:
同時也分爲「熟悉成員」與「陌生猴子」兩種對象,陌生者來自另一羣不相識的猴子。
研究團隊紀錄每隻獼猴盯着螢幕的時間與觀看反應,統計數據顯示最受歡迎的影片類型,是猴子之間的打鬥;其次是奔跑;至於坐着與理毛的影片,幾乎沒猴要看。
布希曼指出:「這與我們對人類行爲的研究相當一致。媒體之所以嗜血,是因爲多年的經驗告訴業者,暴力與衝突總是最能吸引眼球。猴子有類似傾向,或許意味着這是一種演化的適應反應,而非文化造就的偏好。」
熟面孔更有吸引力?
不只衝突片段吸睛,猴子們也更傾向觀看自己羣體成員的影片,而不是陌生猴子。
史特克解釋:「對社會動物而言,羣內關係比陌生關係更直接影響生存,這點在人類社會也成立。我們在看電影時,往往也偏好熟悉的演員與角色,甚至願意爲大明星的戲排隊搶票。」
而影片中出現熟悉的猴子打架時,牠們的注意力更是高度集中。這顯示,猴子會積極蒐集有關羣體關係、權力變動與潛在衝突的資訊。
社會地位與性格,影響觀看習慣
研究還發現,比起高階、強勢猴子,地位較低的猴子,投入更多注意力觀看這些影片。
史特克認爲,這是因爲:「主導地位者通常不太需要擔心被攻擊,牠們不需要時時關注他人;但底層個體較容易成爲衝突的受害者,所以更關心羣體之間的互動與權力變化。」
此外,性格較緊張、容易受驚的猴子則較少關注羣體互動的影片,可能是因爲這類個體傾向迴避與社會衝突相關的刺激,反映出個性在處理社會資訊中的作用。
動物行爲中的「社交八卦本能」
長尾獼猴擁有與人類相近的視覺系統,也是非常依賴社會互動的物種。這項研究間接回答了某些媒體取材的口味。腥羶色的內容容易吸引視聽人的注意力,可能源於一種對潛在威脅的演化敏感性;而對熟悉成員的衝突感興趣,則來自維護羣體秩序與自我保護的動機。這些機制,不僅在人類社會存在,也可以追溯至我們的靈長類親戚。
正如布希曼所說:「當你看到猴子也會被社會衝突吸引時,就更能理解人類爲什麼對戲劇張力與暴力媒體如此着迷了。」
(本文出自2025.08.08《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