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臀部現病竈自診HPV 醫:馬桶傳染難證實、須採檢釐清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左)臀部疑似HPV(人類乳突出病毒)感染,認爲牢房馬桶清潔不夠到位,目前已排下週全身健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日前以7000萬元交保,而他的臀部疑似HPV(人類乳突出病毒)感染,認爲牢房馬桶清潔不夠到位,目前已排下週全身健檢。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只要接觸到公用的物品都有感染風險,可能是透過手接觸到馬桶再碰觸到肛門黏膜才造成,不過也很難證實就是馬桶造成傳染,要做採檢才能瞭解。

柯文哲臀部傷口可能是「感染」,妻子陳佩琪說,其實這是柯文哲自己診斷,在北所內沒手機,沒照相、也看不到傷口, 就自己摸病竈,感覺起來有硬硬的一顆, 就自我診斷是疣,這是HPV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良性皮膚疾病,北所醫生也沒否定柯的診斷,就拿乾冰幫灼燒三次,但症狀沒改善多少,她近日幫忙處理時,看到顆粒有些滲泌物,像有細菌感染。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建賢表示,通常是皮膚曝露在外較多的地方,感染風險就較高,HPV很多不同型態,若接觸過病毒就有感染風險,感染後會有很多不同型態的疣,可能皮膚會有凸起,然後小小的不規則的小肉粒,有些也會造成癌症。

臺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表示,只要接觸到公用的物品都有感染風險,像是公廁、健身房、三溫暖,再到電梯按鈕、公用電腦打字等都有可能殘留病毒,若摸到後沒有洗手,就可能因爲碰觸到皮膚黏膜及傷口造成感染,一般皮膚若沒破損,基本上不太會有感染風險。

黃建霈說,針對柯文哲的狀況,馬桶的確是有可能帶有病毒,但若臀部皮膚未有受傷,應該是不會感染,可能是透過手接觸到馬桶再碰觸到肛門黏膜才造成,不過也很難證實就是馬桶造成傳染,要做採檢才能瞭解。

黃建霈表示,接觸到病毒後隨時有感染可能,一般感染後有潛伏期,但因爲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因此感染後不一定有症狀,有些人病毒可能殘留在身上不會有症狀或是很久纔會發病。

黃建霈說,一般打3劑HPV疫苗基本上防禦率有8成以上,效果滿不錯的,建議民衆若接觸公用物品要碰觸口鼻等,先用酒精消毒手部,或是洗手乳洗20秒以上,不然效果會打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