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臀部「對稱大傷口 」 恐致敗血症 8類人留意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資料照/鄧博仁攝)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案,日前交保後返家,妻子陳佩琪透露,丈夫臀部出現兩個極大的對稱傷口,疑似長壓瘡,經她敷藥處理後,目前看起來已改善許多。壓瘡也稱爲褥瘡,當皮膚受到壓迫或磨擦就可能出現,共分爲4級,嚴重的壓瘡會發生皮膚潰爛、敗血症等情況,肢體活動不便、長期臥牀、意識不清、大小便失禁、糖尿病、皮膚脆弱、體力衰弱、營養不良的人都是高危險羣。
柯文哲妻子陳佩琪PO文指出,先生回家5天多,生活作息逐漸上軌道, 但仍覺得他思緒慢, 走起路來膝蓋不穩,下肢無力,兩邊小腿前骨頭處也因在北所撞到牀板而滿片瘀傷。但最讓她驚訝的,是臀部兩側最凸起處出現了兩個極大的對稱傷口,她認爲是坐地板、馬桶時導致的類似pressure sore傷口,坐椅子時會痛,不過經敷藥兩天後,今(13日)看來已經好很多了。
「pressure sore」是指壓瘡,俗稱褥瘡。根據衛福部豐原醫院衛教文指出,壓瘡是因爲皮膚受到壓力,磨擦所導致皮膚受傷,可分爲4級,第1級爲皮膚髮紅,變黑,外觀無缺損;第2級爲皮膚有水泡、破皮或表淺性凹洞,已經傷到真皮層;第3級指皮膚層全部受傷,深到皮下組織或脂肪;第4級爲損傷嚴重或壞死性傷口,傷到肌膜、肌肉,甚至深及骨頭。嚴重的壓瘡會發生皮膚潰爛、膿瘡、敗血症、甚至需開刀清除或縫合。
豐原醫院指出,肢體活動不方便、長期臥牀、意識不清楚、大小便失禁、有糖尿病或皮膚脆弱、體力衰弱或營養不良的人都是壓瘡的高危險羣。好發原因包括「長期臥牀不動」,無法自行活動身體,導致皮膚受壓迫時間過久;「潮溼」如大小便失禁或沒有定時換尿布;「牀單皺摺不平」,長時間受到不適當的壓迫或是磨擦;營養不良、末梢血循差、糖尿病或是貧血、皮膚脆弱或敏感等也會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