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傳水腎、結石今手術 醫揭「腎水腫」危機3族羣注意

▲柯文哲預計今天上午手術。(圖/民衆黨提供)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因左腎積水及左側輸尿管結石,衛福部臺北醫院預計今天(2日)上午爲他進行手術治療。臺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醫學會指出,腎水腫是因尿液無法順利排出,導致腎臟內積水,嚴重時可能壓迫腎臟組織,進而影響腎功能。

根據統計,臺灣洗腎人口密度全球最高,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約12%。然而,九成患者在腎功能衰退前毫無自覺,往往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腎水腫的成因多樣,包括尿路結石、腎發炎、攝護腺肥大及腫瘤壓迫等。此外,糖尿病及脊椎損傷患者因神經性膀胱問題,也可能導致排尿不順,引發腎水腫。

急性腎水腫常伴隨腰痛、噁心、嘔吐甚至發燒,需立即就醫,透過超音波、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找出阻塞原因。慢性腎水腫則症狀不明顯,但若未及時處理,腎臟可能逐漸萎縮,最終導致腎衰竭。

治療方式視病情而定,輕微者可定期追蹤,若影響腎功能則需考慮手術,如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或放置雙J管幫助引流。當腎臟反覆感染增加敗血症風險時,醫師可能建議切除受損腎臟以保全健康。

專家提醒,攝護腺肥大、糖尿病及脊椎損傷患者應定期接受腎臟檢查。不明蛋白尿、頻尿及排尿困難都是腎功能異常警訊,建議儘早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