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傳的關鍵訊息...「威京小沈」給了什麼?檢方問黃珊珊又撤回
臺北地方法院審理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弊案,今下午傳喚時任臺北市副市長、立委黃珊珊作證。黃珊珊說,市長便當會大多依局處專業意見做裁示,且依會議紀錄,京華城案不是市長室列管項目,至於柯傳訊黃「威京小沈,已給過」一事,檢察官問題一出,黃珊珊還沒有回答,即被柯文哲律師異議,檢方也撤回問題。
黃珊珊是由柯文哲聲請主詰問,黃珊珊作證指出,她從2019年10月16日擔任臺北市副市長,至2022年8月辭職,主要負責督導警消、民政、社會局、產發局、法務局;前副市長蔡炳坤負責教育、文化、觀傳、體育等;前副市長彭振聲督導都發局、工務局、捷運局等。
黃珊珊說,京華城容積率相關業務是由彭振聲督導,而她沒有被柯文哲交辦處理京華城案;她也是府會總聯絡人,議員與市長座談會(俗稱便當會)是讓議員有機會反映關心事項,她每一場都有參加,總共參與過數十場。
她指出,便當會之前,議員會提出反映事項,府內機要組再提供給各局處預先準備相關意見,作成「提報單」給市長、副市長、府會聯絡人等作爲參考,而至於便當會「會前會」市長不會參加,「連我都不會參加」。
2021年8月10日柯文哲、臺北市議員應曉薇座談會會議紀錄,市府迴應事項寫道「本案請彭副市長擔任PM(專案管理人)」,並由業者提供資料,儘速送都委會大會審議。黃珊珊說,柯文哲講求效率,便當會約3到5分鐘會決定一個議員建議事項,且市長大部分會尊重局處專業意見來做裁示。
黃珊珊指出,便當會市府對於議員建議事項的迴應,大多由各局處自行管考,除非跨局處、重大案件纔會由市長室會議列管,京華城是個案變更,依會議紀錄是沒有列入市長室列管項目,而她自己有被列管100多件,例如新冠疫情期間,她就是防疫大PM。
她說,市長室專案列管的PM與便當會PM不一樣,市長室專案列管案件是預算龐大、跨局處的大型市政、重大施政建設,便當會PM僅是要有一個人去追蹤、管考,並不是要PM按照議員建議去執行。
黃珊珊回答檢察官反詰問時,表示市長便當會前不見得會事先知悉各局處的意見,加上那段時間都在防疫,會議很多、非常忙碌,大多都是現場處理,提報單是放在桌上,市長也多依局處提報單來裁示。
檢察官再問都發局、都委會是2個不同單位,爲什麼應曉薇是針對都委會幕僚提出意見,市府卻是交由都發局提供研擬意見?爲何市長要依都發局意見來做裁示?便當會當日市長是否有讓都委會迴應?黃珊珊均答,太久記不得了、不清楚、沒有印象。
黃珊珊也表示,她不知道應曉薇、吳順民有拜會過彭振聲,也不知道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有親自和柯文哲見面,對於時任都發局長黃景茂行事曆記載2020年2月21日上午有一場「京華城不公開晨會」也沒有印象。
黃珊珊說,晨會有固定的議程,均爲重要、重大的事件,例如東區門戶計劃、錢櫃大火等,她印象中沒有不公開的晨會,「如果不公開那就不叫晨會」,可能只是各局處首長向市長報告。
檢察官最後問及柯文哲曾於2023年11月3日傳訊息給黃珊珊「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的原因,黃尚未回答,柯文哲律師立即異議,認爲問題已超出主詰問的範圍,檢方則決定撤回問題。
臺北地方法院上午審理民衆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弊案,下午傳喚時任臺北市副市長、立委黃珊珊(圖)作證。黃珊珊是柯文哲的辯護人聲請傳喚,由於檢方就柯所涉政治獻金侵佔6834萬元案,也聲請傳喚黃作證。記者蘇健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