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世界高血壓日 世衛組織教你如何科學降壓

新華社北京5月17日電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世界高血壓日由世界高血壓聯盟於2005年開始發起,今年的主題是“精準測量,控制血壓,健康長壽”。如何科學降壓?世界衛生組織官網給出了建議。

血壓是指循環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以毫米汞柱(mmHg)爲計量單位。血壓由兩個數值表示:收縮壓顯示心臟收縮或跳動時的血管壓力;舒張壓顯示心臟在兩次跳動之間舒張時的血管壓力。按世衛組織的標準,非同日兩次測量,血壓值爲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可診斷爲高血壓。

世衛組織2023年發佈的報告指出,估計全世界有12.8億30歲至79歲成年人患有高血壓,他們中約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高血壓是全球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殘風險因素之一,可導致中風、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臟損害等多種健康問題。

高血壓大多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不明顯。測量血壓是瞭解是否患有高血壓的最佳方法。早期發現和控制高血壓至關重要。世衛組織數據顯示,目前,在30歲至79歲的高血壓患者中,僅54%得到確診,42%接受治療,而血壓得到有效控制的僅有21%。

高血壓的治療可分爲控制風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和接受藥物治療。

過多攝入食鹽、缺乏身體鍛鍊、吸菸飲酒以及超重、肥胖等風險因素都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壓及其相關疾病還有環境風險因素,其中空氣污染最爲重要。其他風險因素還包括高血壓家族史、年齡在65歲以上、罹患糖尿病或腎病等。

改變生活方式可以幫助預防高血壓及降壓。世衛組織建議,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靜坐,多運動,包括步行、跑步、游泳、跳舞或增強力量的練習等;如果超重或肥胖,需要減肥;避免食用鹽、飽和脂肪或反式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不吸菸、不過量飲酒;服用降壓藥。

世衛組織2021年發佈的治療指南強烈推薦高血壓患者接受降壓藥治療,建議收縮壓在130至139mmHg之間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接受降壓藥治療。該組織推薦,無合併症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小於140/90mmHg;合併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患者收縮壓目標值小於130mmHg。

對需要藥物治療的成人高血壓患者,世衛組織建議,單藥治療時選擇噻嗪類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中的任一類;聯合治療時則應選用上述三類藥物中不同類別的組合,優選單片複方製劑,以發揮協同降壓作用並提高用藥依從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