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克案發酵 左右派皆促保障言論自由 邦迪「起訴仇恨言論」挨批

大法官薩多馬友16日呼籲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不可入罪。(美聯社)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本週稍早在播客節目上表示,發表仇恨言論者將被起訴,引起左右兩派激烈反彈,16日她改口稱言論跨界成爲暴力威脅纔是犯罪;大法官薩多馬友(Sonia Sotomayor)則呼籲勿把言論自由入罪,民衆應瞭解總統與國王之不同。

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邦迪15日在播客米勒(Katie Miller)的節目上說,現在言論自由及仇恨言論並存,但社會實在容不下,尤其在保守派倡議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遇刺之後;假如有人以仇恨言論針對任何人,司法部絕對會針對他、起訴他。

但邦迪的言論遭遇公民權團體激烈反對,表示憲法第一修正案並沒說仇恨言論屬特例。即便保守派人士也反彈,媒體名流凱利(Megyn Kelly)在社媒X平臺貼文表示,仇恨言論在美國不會被起訴,邦迪曉得這回事。福斯新聞網(Fox News)主播休姆(Brit Hume)也說,真有人該對邦迪解釋,仇恨言論雖讓人反感,但也受第一修正案保護。

邦迪16日在X社媒貼文表示,「仇恨言論跨界變成暴力威脅並不受第一修正案保護。那是犯罪。國人目睹激進左派把威脅正常化,呼籲刺殺,且爲政治暴力歡呼,實在太久了。而那種時代現已結束。」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大法官薩多馬友16日在紐約法學院的活動中,也加入柯克被刺殺後,環繞言論自由課題孳生的辯論。她表示自己每次聽到受過法律專業教育、有代表性人物說該設法把言論自由入罪,就不免認爲,教育出這種人的法學院教學失敗。

薩多馬友並未針對個別法律人,但她在邦迪誓言要起訴「從事仇恨言論的人」第二天發言。

薩多馬友形容,社交媒體是「互聯網上,假消息最大起因之一」,美國人民必須瞭解總統與國王之間有所不同;「我想,假如人們一開始就懂得這些事,資訊就更充足,瞭解什麼對民主體制很重要,大家可以做什麼,而什麼又不該做」。

薩多馬友形容,接受法學教育中,公民學是極重要的一部分,以法律爲業的人若不懂體制如何影響你及委託人,那麼就沒有立足之地,無法推動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