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銘拿刑法一百條伺候誰
(圖/本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刑法一百條伺候藍委」說法引發高度爭議,這非但是猛力賞了標榜「民主進步」的民進黨一個大耳光,也透露了柯大總召對大罷免情勢不利綠營的焦慮。
刑法一百條是戒嚴時期的「思想罪」條款,經民進黨前輩努力爭取開放,如今修法已超過30年,「意圖」破壞國體、竊據國土或以非法之方法變更國憲、顛覆政府者,早就是社會各界共認的「言論自由」;單是「意圖」已不再是犯罪行爲,必須以「實際行動」破壞國體、竊據國土者纔有罪。
也就是說,刑法一百條修正後,法律規定更爲寬鬆、人民也更有自由,柯建銘竟然還用「過時」的法條「恐嚇」國民黨立委,不但在野反彈,輿情也大譁,民進黨發言人吳崢趕緊在第一時間出面滅火,表示「絕對不可能開倒車恢復這樣的惡法」、「這是民進黨所有黨公職絕對都會反對的事情」;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呼籲柯「大休息」,否則大罷免結果「不堪設想」。
不過,柯建銘顯然理歪氣壯仍繼續「敬告」國民黨立委說,刑法一百條並未廢除,只是修正,這是國安重要法律。「柯老大」似乎仍然堅持己見,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何過錯。他之所以如此擇惡固執,或有三大可能:
其一、是刷存在感:柯建銘在立院的發言,屢屢被認爲有害大罷免,很多綠營人士都希望在大罷免投票前,「柯大人」能「店店麥出聲」,有陣子他也確實「消聲」幾天,但或許是不甘寂寞,近日再度「復出」,並且一出聲就「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攻佔了媒體大版面。
其二、是「老番顛」、頭腦秀逗:年過七旬又四的柯建銘,看起來老態龍鍾,腦子仍停留於半世紀前的戒嚴時期,所以纔會口出以刑法一百條伺候國民黨立委的「狂言」。
其三、是有意爲大罷免添加柴火:大罷免發動初始情勢尚可,但隨着川普的對等關稅及是否普發一萬現金等內外局勢變化,反罷免的民意後來居上;爲了挽回劣勢,賴清德在中選會宣佈罷免投票日後,立即啓動所謂的「團結國家十講」,結果纔講了四場卻是每講必錯,大爲失分,即連大罷免要角曹興誠都指賴的十講「離題」,趁着風災等因素賴清德宣佈暫時「停講」,柯建銘則在賴清德「熄火」之後搶回話語權,企望以聳動言語激起綠營支持者熱情,但與賴清德一樣,都是爲大罷免大扣分。
當刑法一百條都淪爲柯建銘助攻大罷免的工具,可見綠營爲了大罷免已忘失當年爭取民主的初心,這種急切的心態徒然暴露換位置就換腦子的醜態,非但嚇不了國民黨立委,反是讓更多中間選民反感,加大了反罷免的力道。(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