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主題強勢迴歸,科創板概念基金業績與佈局雙線爆發
近來,在DeepSeek、機器人等熱點助力下,聚焦科創領域的科創板個股表現亮眼,超過八成個股近一個月實現上漲,多隻科創板概念基金業績也隨之提升,18只產品年內回報超過10%。
隨着科技板塊再度成爲資本市場的焦點話題,基金公司競逐力度不斷升級。2月17日,首批12只及次批1只的科創綜指ETF集體發售,目前已有產品“一日售罄”。此外,還有科創板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等賽道產品也陸續成立,一場圍繞科創板投資工具的“卡位戰”已悄然打響。
“從2019年到現在,我們在科技領域的進步,可以用‘日新月異,歎爲觀止’來形容。”嘉實基金大科技研究總監王貴重表示,這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微觀體現,中國綜合能力體的一角,後面振奮人心的事情還會不斷涌現,那自然也會帶來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
王貴重表示自己依然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核心邏輯在於中國龐大的製造業基礎與優勢並未消失,同時觀察到中國的科技越來越強,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剛剛開始,國產算力、半導體的先進製程、汽車的高階智駕都有了顯著的突破。“相信未來10年,中國科技不僅僅會實現自主崛起,也會向世界貢獻越來越多的中國力量。而中國資產的重估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業績回升資金卻撤
隨着DeepSeek、機器人等熱點帶動人工智能板塊大漲,科創板相關指數水漲船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科創綜指、科創50等指數近一個月上漲9.59%、8.46%,是上證指數同期漲幅(3.7%)的兩倍多。
從盤面來看,在585只科創板個股中,有509只個股近一個月實現上漲,佔比達87%。區間漲幅超50%的個股有23只,其中六成爲計算機行業個股,如青雲科技-U、優刻得-W近一個月股價飆升並實現翻倍,二者區間漲幅分別爲201.77%、188.47%。
受益於此,多隻科創板主題基金業績亮眼。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2月14日,在已有數據的148只科創板概念基金中(僅計算初始產品,下同),有18只產品年初至今的累計回報超過10%。
記者注意到,上述概念產品在這輪業績回漲中,主動權益類基金表現更優,“刷屏”佔據前十的席位。其中區間表現最好的嘉實科技創新,年內回報已達22.44%;而被動產品中,華夏上證科創板200ETF以12.31%的年內回報領跑。
梳理來看,部分主動型科創板主題基金在去年四季度就提升了倉位。如萬家科技創新A的股票倉位從去年三季度末的73.64%大幅提升至83.5%,增加了9.86個百分點。該產品今年以來的累計回報爲9.12%。
整體而言,機構對科創板的佈局也同樣有所增加。興業證券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主動偏股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的科創板配置比例爲13.06%,較上一個季度上升2.52個百分點;科創板超配比例上行,超配比例由3.94%提升至5.91%。
從公募重倉股角度而言,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共重倉了397只科創板個股,寒武紀-U、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等公司均有超過460只基金產品重倉持有,基金持倉市值均在420億元以上。以寒武紀-U爲例,該股從上一季度的重倉第27位躥升至第9位。
拉長時間線來看,自2019年科創板正式開板以來,該年成立的20只科創板主題基金的運作時間已超五年。截至2月14日,這些產品成立以來的回報全部取得正收益。其中,嘉實科技創新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爲180.81%,易方達科技創新、大成科創主題A、匯添富科技創新A、中歐科創主題A、富國創新企業A等產品自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均超過100%。
不過,行情持續回暖之下,已有部分資金選擇“越漲越退”。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節後已有超過226億元的資金正從部分科創板概念基金中淨流出。其中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淨流出居前,達到98.13億元。
ETF發行“卷”向科創板
隨着市場熱度的上升,基金公司紛紛加速“跑馬圈地”,科創板相關產品又成爲基金公司們“內卷”的新戰場。2月17日,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等頭部公募旗下首批12只科創綜指ETF及第二批的鵬華上證科創板綜合ETF正式開閘發售。
上述產品爲10只上證科創板綜合ETF和3只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ETF,發行時間多規定爲5天,最長則達到12天。除了華泰柏瑞基金外,其餘12家均設置了20億元的發行上限。此外,第二批上報科創綜指ETF的6家基金公司也在2月5日獲得“準生證”,預計會陸續將產品發行提上日程。
除了與首批產品同日發行的鵬華基金外,國泰上證科創板綜合ETF也確定將在2月24日發行,認購天數爲12天,發行上限爲20億元。若發行順利,這意味着A股市場或將迎來超過200億的增量資金。
第一財經記者向多家公司及渠道方瞭解到,目前建信基金旗下的上證科創板綜合ETF發行首日已經達到上限。而其餘產品雖然尚未傳來“一日售罄”的好消息,但也有部分產品獲得5億元以上的成績。
據瞭解,科創綜指作爲2025年以來的重磅寬基指數,多家基金公司從春節前就已經着手相關產品發行相關的準備工作。“前期主要製作了大量、形式多樣的指數科普投教物料,讓投資者能夠比較系統地瞭解科創綜指的特徵及特色。”招商基金指數部相關人士告訴第一財經。
該人士表示,在渠道端,也積極與券商、互聯網零售端、機構進行了前期的溝通準備工作,會聯合各大券商營業部、分公司、總部,以及機構舉辦各類投教策略會、客戶沙龍、基金經理直播交流活動,爲用戶答疑解惑,推動產品的後期順利發行。
“此外,以爲用戶做好資產配置爲目標,(我們)也在溝通聯動券商研究所、投顧服務部等部門,以科創綜指爲策略的優質底層資產之一,共創資產配置和交易策略。”該招商基金指數部人士說。
除了上述進入發行日程的新品,今年以來已有十餘隻科創主題產品先後成立,主要涉及方向爲跟蹤上證科創200、上證科創板50指數等產品,以及科創板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等賽道。
那麼,當前時點是否爲佈局良機?前述招商基金指數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說,今年以來隨着DeepSeek的橫空出世,引發全球熱議及關注,一方面提振我國科技自信心,二級市場新質生產力方向同步催化;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我國AI科技領域的實力,帶動國內AI應用及端側AI的快速發展,計算機、機器人、電子、智能駕駛、國產算力等多板塊/產業鏈有望長期受益。
在其看來,“目前直接的政策支持、新質生產力與自主可控支持,及AI浪潮皆指向科創板,科創闆闆塊催化或可期,科創綜指ETF作爲跟蹤科創板的綜合性指數,有望成爲投資者把握AI時代科技脈搏的便捷工具”。
科創綜指ETF富國擬任基金經理金澤宇對第一財經表示,年初以來,市場情緒逐漸好轉,投資者信心有所恢復。不過,短期內仍需警惕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當前的市場環境確實提供了一個較好的佈局窗口期。
金澤宇分析稱,一方面,儘管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地緣政治風險、通脹壓力等),但總體來看,經濟復甦的趨勢較爲明顯。另一方面,國家層面持續出臺一系列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這對於科技類企業尤其是科創板的公司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行業發展趨勢上,包括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在內的多個行業出現了發展趨勢向好的跡象。”不過,金澤宇也表示,儘管市場整體向好,但個別板塊或個股仍可能存在較大波動。因此,建議投資者採取分散投資策略,通過配置不同的資產類別和行業來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