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週報|蘋果手機開啓新一輪降價;雷軍內部演講反思小米汽車事故

蘋果手機開啓新一輪降價

有消息稱,蘋果5月10日向渠道商下發了調價通知,5月11日渠道商開始調價。第一財經記者12日走訪了深圳兩個不同的渠道商門店瞭解到,蘋果iPhone 16系列確實是從5月11日開始降價,且最高降價額度都是1400元。線上電商渠道一些iPhone 16系列產品降價幅度更大。一些產品售價比蘋果官網價格低2000元。隨着iPhone 16系列降價,原本價格高於6000元、無法享受國補的iPhone 16 Pro,部分機型也能享受國補。

點評:降價背後,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已連續幾個季度同比下滑。2025財年第二季度,蘋果大中華區收入160億美元,有所下滑。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中,小米、華爲、OPPO、vivo出貨量都同比增長,蘋果出貨量則同比下降9%。如果iPhone銷售狀況無法明顯改善,蘋果可能會加速推出摺疊屏以吸引用戶。

雷軍內部演講反思小米汽車事故

近日,雷軍在對小米員工發表演講時,談到了“小米SU7車禍事故”。他稱: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事故把這一切都擊碎了。小米受到了狂風暴雨般的質疑、批評和指責。這一場事故的影響如此之大,對小米的打擊也如此之大。

點評:雷軍提及小米SU7車禍事故,承認事故帶來的衝擊和質疑,但官方迴應不應僅停留在口頭上,公衆更關注事故調查的透明度、責任認定以及後續整改措施。小米需以實際行動迴應關切,才能真正挽回信任,重塑品牌形象。

星紀魅族佈局千元AI手機

5月13日,星紀魅族發佈魅族Note 16系列AI手機,圍繞699元(國補後594元)至2099元(國補後1784元)的價位段,試圖將中端機乃至入門機型作爲AI佈局的關鍵突破口。

點評:當前,AI功能主要集中在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旗艦機型,中低端機型由於配置、內存等原因尚未大規模落地AI。將AI的戰場拉到千元機是魅族尋找增量市場的方式,但也面臨成本考驗。由於中低端機型的硬件配置有限,AI功能的實現主要依賴雲端,調用一次雲端大模型的平均成本在1.2分~1.5分人民幣,成本負擔較重。

中國聯通和華爲聯合推出家庭機器人

5月16日,在“智家通通”產品發佈會上,中國聯通宣佈聯合華爲推出家庭機器人。據中國聯通方面介紹,智家通通爲自主研發產品,具備多模態感知、智能交互能力,可進行AI骨骼跟蹤識別。

點評:智能家居生態的主導權競爭正在進入白熱化階段,通過整合運營商服務與硬件入口,中國聯通和華爲的合作有望帶動家用機器人領域芯片、傳感器等硬件供應商以及軟件開發的機會。但這一領域不僅有傳統家電廠商推出的智能產品,還有衆多科技企業也在佈局,只有在功能、價格等多方面形成較大競爭優勢,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美團獨家投資具身大腦企業自變量機器人

5月12日,具身智能公司自變量機器人宣佈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美團戰投領投、美團龍珠跟投。自銀河通用、宇樹之後,美團又一次押寶機器人。據瞭解,自變量機器人的本輪融資將用於持續加速全自研端到端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與機器人本體的同步迭代,以及未來多個應用場景的智慧化方案合作和落地。

點評:美團的獨家投資,是自變量本輪融資的一大亮點。能得到大廠的青睞,自變量機器人的自研的大模型WALL-A所展現出來的零樣本泛化能力,或許是關鍵因素。不過,在具身智能路線尚未收斂的當下,“既要又要”的投資邏輯依然成立。記者梳理髮現,美團也投資了和自變量所採用的數據路徑完全不一樣的銀河通用。也許美團已經意識到,如果投資者不想錯過下一個像宇樹這樣的明星公司,最好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外賣拉動京東新業務增長

5月13日,京東(9618.HK)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第一季度京東收入爲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創近三年來最高。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爲109億元,同比增長52.7%。外賣業務所屬的新業務一季度收入爲57.5億元,同比增長18.1%,去年一季度新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9.2%。

點評:京東表示外賣市場擁有巨大的機會和需求,包括用戶對品質外賣的需求,商家對合理佣金的需求,以及騎手對更好保障的需求等。外賣業務屬於投入階段,新業務經營費用從去年一季度的15.1億元同比增長65.3%至今年一季度的24.9億元,經營損失從6.7億元擴大至13.3億元。

美團宣佈進軍巴西

5月12日,美團宣佈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旗下外賣服務Keeta引入巴西,並計劃5年內在巴西投入10億美元支持該項目的發展。同一天,滴滴傳出計劃擴大在巴西的服務的消息,並且計劃建設一萬個電動車充電站。

點評:同樣在意巴西外賣市場的還有滴滴。4月5日,滴滴宣佈以“99 Food”的品牌重啓巴西外賣業務,協同巴西本地出行和支付等多元化服務。Statista數據顯示,預計2024年巴西的在線外賣市場將達到188億美元的規模,使其成爲拉丁美洲該領域規模最大的國家,並躋身全球十大市場之列。

阿里巴巴一季度營收不及預期

5月15日,阿里巴巴發佈2025財年第四財季(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內,阿里巴巴集團收入2364.54億元,同比增長7%,市場預估2379.1億元;淘天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12%;雲智能集團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8%。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表示,過去一個財年,“用戶爲先,AI驅動”戰略下,集團基本形成了AI+雲、電商、其他互聯網平臺業務的發展陣形。

點評:業績披露引發股價下跌背後,一個變化是,阿里巴巴不再被外界僅視作一家電商公司,但如何講出持續打動投資者的AI新故事,對阿里是一個新考驗。本季度,阿里資本開支的環比下降。摩根士丹利分析,阿里雲收入增速不及預期是阿里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儘管阿里雲營收創下了三年來的最快增速18%,但仍低於市場預計的20%。面對市場對阿里資本開支的敏感度提升以及雲業務增速的高預期,阿里的投入週期與業績兌現之間的壓力也在不斷增長。

美的收購喜德瑞中國業務

5月12日,美的集團宣佈與喜德瑞集團簽署多項戰略協議,美的收購喜德瑞中國現有業務,涵蓋生產製造、銷售網絡及核心技術;美的在中國市場繼續使用喜德瑞旗下四個品牌,完善其多品牌矩陣;喜德瑞集團在華保留精簡的供應鏈業務,專注全球戰略採購;收購完成後,美的將爲喜德瑞集團廣泛的海外市場供應鍋爐產品及服務。喜德瑞集團是智能室內氣候解決方案供應商,2023年集團營業額達23億歐元,總部在荷蘭。

點評:美的集團繼續通過跨國併購,來實現在全球市場以及海外自主品牌方面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