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年度最大新聞周,這10個要點你必須知道!
本週四天內就發佈了相當於一個月量的科技新聞。微軟、谷歌和Anthropic舉辦了開發者大會,會上滿是新模型和產品發佈。OpenAI 收購了喬尼·伊夫(Jony Ive)的輸入輸出設備初創公司。蘋果 計劃於2026年推出智能眼鏡的消息也被公開。
本週我在硅谷,參加了谷歌和Anthropic的活動,那裡熱鬧非凡。我們仍然不知道這波人工智能技術究竟會走向何方,但這些發佈和公告沒有任何放緩的跡象。
整個星期,我都在記錄最大的發展動態,今天我要分享我覺得最有趣的十件事。其中包括一些我認爲在混亂中被忽視的新聞和聲明,首先是關於擴展人工智能模型的一些想法:
谷歌DeepMind首席執行官德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Anthropic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本週都表示,將人工智能模型做得更大仍然會讓它們變得更好。哈薩比斯在谷歌I/O大會我們的 對話中表示,單純的規模擴大和算法改進相結合會產生更好的模型。阿莫迪在Anthropic的“與克勞德(Claude)一起編碼”活動中表示,預訓練和微調仍然在顯示出成效。隨着時間的推移,單純的擴展可能會逐漸失去效力,而且似乎人們一致認爲擴展人工智能模型的收益正在遞減。但在這場盛宴繼續進行之時,英偉達(NVIDIA)及其同行們應該還能風光一陣子。
儘管本週被問及規模擴張問題的每位高管都表示規模擴張仍在進行,但他們緊接着就提到了其他技術。哈薩比斯(Hassabis)說:“你想要在接下來的事情上投入大量精力,也許是六個月或者一年後的事情,這樣你就有了下一個創新成果,它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實現10倍的飛躍,從而與規模相契合。”情況一直如此,但很明顯,算法改進正得到更多的關注。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看到更多相關信息……
更進一步來講,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表示,他預計在推動人工智能模型向前發展方面,規模不會是最重要的因素。他告訴我:“如果一定要我猜測的話,我會說算法的進步可能比計算能力的進步更重要。”這是一種對擴展定律不同的、反直覺的觀點,我想我們會更常聽到這種說法。
上週,谷歌深度思維(Google DeepMind)宣佈了阿爾法進化,這是一個該公司稱能改進算法並優化人工智能模型訓練的模型。在週三晚上的Semafor活動上,Anthropic聯合創始人傑克·克拉克(Jack Clark)表示,他的公司也一直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加速發展。Anthropic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Dario Amodei)在週四多次表示,發佈成果的速度會更快,而且公司正在經歷類似航天器遠離地球的情況,也就是將地球上的三天壓縮爲一天。這裡肯定存在一些營銷成分,但隨着更多的編碼工作自動完成,速度加快也並非完全不可能。我們將密切關注改進的真實速度,並讓這些高管說話算數。
當我坐在Anthropic公司的開發者活動現場,看着一個人工智能機器人在屏幕上自主編寫代碼時,我對這項技術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也許隨着這些機器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恐懼是一種正常的情緒。Anthropic公司表示,其最新的Claude模型可自主編寫代碼,時長能達到7個小時。如果你是在構建一個標準的軟件程序,這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你試圖入侵一個數據庫呢?我認爲Anthropic公司不會允許這種使用情況,但開源的同類產品可能會。阿莫迪(Amodei)還說,Claude首次騙得他以爲那是人類。而且,在測試中,Claude試圖 勒索它的訓練者。所有這些都很瘋狂。
山姆·奧特曼和喬尼·伊夫正在打造的神秘人工智能設備讓我本週交談過的幾乎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伊夫被視爲一位傳奇設計師,自從和史蒂夫·喬布斯共事之後就沒做太多事了。而OpenAI爲他成立僅一年的初創公司支付了鉅額資金,達數十億美元。所以最好能有所回報。在某些方面,伊夫的合作是向OpenAI和人工智能行業其他公司發出的一個信號,即這項技術將超越聊天機器人,進入我們的現實生活體驗。正如哈薩比斯(Hassabis)對我說的:“我們希望它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發揮作用。它需要圍繞在你身邊,理解你的物理環境。”
週四晚些時候,彭博社報道稱,蘋果正在研發智能眼鏡,計劃於2026年發佈。這些眼鏡將內置攝像頭、麥克風和人工智能,表面上是爲用戶提供一種將Siri帶入現實世界場景的方式。這一消息表明,蘋果正在爲一個人工智能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屏幕的世界做準備。正如埃迪·庫伊(Eddy Cue)本月早些時候所說,人工智能可能會在十年內取代iPhone,所以這是一種恰當的防範措施。蘋果面臨的問題是,智能設備的好壞將取決於其內置的助手。Siri比谷歌和Meta的人工智能助手差,而且這兩家競爭對手都有自己的智能眼鏡項目。所以蘋果又一次在追趕。這就是爲什麼在人工智能領域落後會給該公司帶來一個複雜的問題。
人工智能公司的高管們很高興他們的技術如今正在提高程序員的工作效率,但他們尋求的不僅僅是漸進式的增長。在Anthropic的開發者大會上,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代(Dario Amodei)預測,到明年我們將看到一個只有一人的、價值十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在Semafor的科技活動上,Replit首席執行官阿姆賈德·馬薩德(Amjad Masad)表示,他預計我們將看到完全沒有計算機工程師的公司。他說:“這個潛在市場真的非常大。”鑑於目前在這個領域有數十億的投資,實現這種潛力可能是獲得回報的最佳方式。但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在微軟方面,該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表示,如今的人工智能存在“能力過剩”的情況。他的想法基本上是,人工智能仍然被理解和採用得非常少,以至於這項技術沒有被部署在醫院和公共部門等機構中,而在這些地方它可能會發揮作用。我認爲密切關注這項技術的每個人都知道斯科特在說什麼,並且明白公司和機構要弄清楚如何以與自身流程和現有系統相協調的方式部署這項技術還需要數年時間。但我覺得看到斯科特自己公開指出這種過剩現象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