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高通、英特爾搶進 環境物聯網打開6G減碳新戰場

DIGITIMES分析師鍾易良指出,傳統物聯網裝置仰賴感測、通訊與電池模組整合,裝置壽命深受電池儲電能力、喚醒週期、連線品質與訊號干擾等因素影響,因此維運成本始終爲營運商一大負擔。爲提升效率,業者在大規模部署下,甚至會預防性更換尚有電力的電池,使得人力與電池支出大幅上升。

從資源循環署統計來看,2015年全臺電池回收總量爲4,414公噸,2024年已升至4,855公噸,其中鋰電池的佔比明顯提高,預估未來6至7年內恐突破萬公噸規模。在法規與永續意識日益嚴格的環境下,數以億計物聯網裝置的電池汰換問題,正成爲不容忽視的潛在環境負擔。

環境物聯網透過光伏、射頻、熱電與壓電等方式進行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達到能源中和、自主供電的運作模式。以英國皇家郵政(Royal Mail)爲例,已在85萬個重複使用的郵件籠車(Yorks)導入環境物聯網技術,實現資產的即時定位與環境數據監控。結合減碳措施後,每件包裹的碳排放量平均減少約20%,整體碳足跡相較2020至2021年降低25%,其中第一、二類排放(Scope 1與Scope 2)減少27%,第三類排放(Scope 3)則下降24%,在ESG表現上領先同業。

展望未來,隨着環境物聯網聯盟推動通訊協定間的相容與合作,歐盟也啓動Ambient 6G計劃,結合產官學研力量,佈局6G發展與能源中和技術。歐盟進一步強化材料、零組件與模組整合等產業鏈環節,並透過研發資助與示範合作,提升供應鏈自主性與國際競爭力,爲下一世代通訊與永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