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塊強勢領銜A股走高,細分賽道佈局利器富國衛星ETF今日首發

近期,A股市場表現強勁,自4月8日的階段性低點以來一路攀升。8月25日,上證指數上漲1.51%,收於3883.56點,續刷近10年新高。從盤面上來看,科技板塊是“領漲主力”,通信、電子、國防軍工、計算機、傳媒板塊的同期漲幅分別爲76.56%、48.20%、44.76%、41.13%、40.55%,醫藥生物、電力設備亦錄得30%以上的漲幅。實際上,科技股因其“高成長”屬性,在A股的近幾輪牛市中均扮演着“前鋒”的角色。作爲國內領先的公募基金公司,富國基金持續完善科技板塊產品線,旗下衛星ETF(認購代碼563233/交易代碼563230)今起發行,或是助力投資者精準把握衛星產業投資機遇的利器。

據悉,衛星ETF緊密跟蹤中證衛星產業指數(簡稱“衛星產業”,931594.CSI),其聚焦於衛星全產業鏈,精選了50只業務涵蓋衛星製造和發射、衛星通信、導航及遙感等關鍵環節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爲樣本,全面覆蓋了從空間段、地面段到用戶端的完整產業鏈條。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衛星產業指數成分股主要包括國防軍工(53.45%)、計算機(15.01%)、電子(12.56%)及通信設備(11.63%)等技術壁壘高、成長動能強的科技行業,錨定高精尖製造業和信息產業。

衛星產業指數成分股以中、小市值科創企業爲主,截至2025年8月25日,總市值低於500億元的成分股達46只,權重合計達88.15%,這類企業通常專精於某一細分行業的技術攻克和壁壘突破,因此常常具備更強的研發動力和業績彈性。Wind數據顯示,衛星產業指數的整體研發投入在持續加大,研發費用從2022年的41億元大幅增長至2024年的240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提升至13.39%,爲未來的盈利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衛星產業指數自2024年9月19日起至今的累計漲幅爲82.21%,在A股本輪上行階段,顯著跑贏上證指數(42.92%)、中證500指數(55.77%),較±20CMC的創業板指數(80.18%),亦更具上行彈性。

衛星產業不僅代表着前沿科技的發展方向,更具備明確的戰略價值和廣闊市場空間。國際電信聯盟(ITU)對低軌衛星資源實行“先登先佔”原則,推動全球科技強國加速低軌星座部署。目前,我國已推出“國網星座”、“千帆星座”等萬顆級低空衛星組網計劃,“十四五”規劃也明確將“天地一體融合通信”納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戰略。在政策與技術的雙輪驅動下,衛星的應用場景或正從傳統的通信、導航、遙感向物聯網、智慧農業、遠洋運輸等新興領域快速擴展。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和衛星產業協會(SIA)預測,2025至2030年間,中國衛星發射需求將超過千顆,未來五年國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年化複合增長率預計達26.8%,我國衛星產業或迎來黃金髮展期。

作爲業內領先的老牌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富國基金深耕科技領域,持續加大對科技板塊的產品佈局,深入科技細分賽道挖掘投資機會。目前,旗下已構建起多元化的科技主題ETF產品矩陣,涵蓋芯片、創新藥、信息技術、智能汽車、機械設備等多個領域,提供了豐富的科技投資利器。此次衛星ETF的發行,是富國基金在科技細分領域的又一重要落子,進一步拓寬了科技產品線,有望爲投資者捕捉前沿科技機遇再添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