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AI來襲、網路先升級!思科曝企業六大關鍵行動

首先,網路成爲企業策略核心。調查顯示,98%的臺灣企業認爲,現代化網路是推動AI、物聯網與雲端技術發展的關鍵要素;其中,有93%的IT決策者計劃增加網路在整體IT預算中的比重,反映出網路已從支援性角色轉型爲企業核心策略的一部分。

其次,安全網路爲營運與成長關鍵。99%的臺灣受訪者認爲安全網路對企業營運與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其中58%更認爲是「極爲關鍵」的基礎。多數受訪者(93%)指出,優化網路架構可有效提升資安防護能力,因應日益嚴峻的網路威脅環境。

第三,AI驅動對網路韌性的更高要求。95%的IT領袖強調,具備高度韌性的網路基礎架構是確保企業正常運作的關鍵。然而調查也揭示,79%的企業在過去一年曾遭遇重大網路中斷事件,主要原因包括網路攻擊、流量壅塞與設定錯誤等,這類中斷對全球企業每年造成的總損失估計高達1,600億美元。

第四,AI成爲企業營收成長的驅動力。66%的臺灣IT領導者認爲,現代化網路對企業營收的最大助益在於支援AI工具的部署,藉此實現更高層次的客戶體驗自動化與個人化,進一步提升顧客忠誠度並推動業務擴展。

第五,AI正重塑企業運算基礎架構。面對AI對算力與資料處理效率的高度要求,有77%的臺灣企業坦言,現有的資料中心難以全面支援AI應用。因應此挑戰,高達92%的企業表示,未來將擴充本地或雲端運算容量,或是導入混合雲架構以強化系統彈性。

第六,企業積極佈局智慧化網路。99%的受訪臺灣企業認爲,AI自動化網路將是未來成長的關鍵基石,然而目前僅有35%的企業實際部署相關智慧網路功能,例如網路分段、可視性與控管能力,顯示從認知到實踐仍存在明顯落差。

思科指出,現代化網路基礎架構正驅動企業邁向成長與節能的雙引擎。根據調查,超過半數的IT領袖表示,透過網路升級,已實現顧客體驗優化(54%)、營運效率提升(47%)與創新能力強化(57%)等具體財務效益。然而,若網路架構未能針對AI與即時應用需求量身打造,這些成果恐難以持續放大。爲釋放網路潛力,企業須克服三大挑戰,包括系統整合度不足(59%)、部署不完整(43%)及過度依賴人工監控(41%)。因此,投資智慧化、安全且高度彈性的網路架構,已被多數企業視爲邁向未來的關鍵一步。

整體而言,高達93%的臺灣受訪者相信,網路升級將直接帶動營收成長;94%更期待透過智慧網路設計,有效降低中斷風險與營運成本,進一步提升整體競爭力。這些數據印證了企業在邁向AI與數位轉型過程中,網路架構升級不僅是基礎建設,更是決定成敗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