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跟澱粉說再見? 研究揭露「生酮飲食」不只瘦身還能抗憂鬱
專家發現執行生酮飲食,能對憂鬱症狀有中等程度改善。示意圖/ingimage
低碳水、高脂肪的「生酮飲食」(Keto Diet)因爲能幫助瘦身,廣受好萊塢明星追捧。近期又有研究發現,少吃碳水不只能幫助瘦身,甚至還對身心有幫助,能減輕憂鬱症狀。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團隊,透過統合分析檢視15個國家、超過4.1萬名成年人的健康數據,希望藉此研究生酮飲食與憂鬱、焦慮症狀的關係。
研究結果發現,與對照組飲食相比,執行生酮飲食後,受試者的憂鬱症狀出現「中等」程度的改善。研究人員發現,在執行「攝取極低碳水化合物」的干預措施後,非肥胖受試者也有顯著的憂鬱症狀改善。
雖然專家尚未釐清作用原理,但研究團隊認爲憂鬱症可能與細胞中的電池「粒線體」有關。粒線體會影響身體處理葡萄糖的能力,當粒線體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時,就會影響腦細胞的溝通與功能。
所謂的生酮飲食,是幾乎不攝取米飯、麪食、麪包等碳水化合物,讓身體進入「酮症」(Ketosis)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身體會燃燒脂肪,肝臟分解脂肪後產生「酮體」作爲替代能源,而酮體可能可以穩定大腦功能。
根據國健署飲食建議,若每⽇熱量需求爲1800⼤卡,全谷雜糧類則建議攝取3碗。不過若是要執行生酮飲食,飲食比例必須改爲75%脂肪、20%蛋白質,和只有5%的碳水化合物。換句話說,一個人每天只能攝取20到50克碳水化合物;而一片全麥麪包就含有14克碳水,一根香蕉則約有20克碳水。
雖然研究團隊認爲生酮飲食與改善憂鬱和焦慮有關,但這種飲食方式也可能造成膽固醇過高或脂肪肝等影響,因此民衆在執行任何飲食控制之前,最好還是請教醫生或營養師,避免自己規劃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這項研究已於11月5日刊登在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