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指數達32條,約200萬投資者參與配置
2025年以來,A股市場科技股行情表現不俗,其中科創板成爲此輪科技股上漲的核心載體。
截至2025年8月11日,科創綜指年內漲幅達22.51%,領先於滬深300、上證50、創業板指數等寬基指數。科創綜指、科創100、科創成長等指數在近期創出去年“9・24”以來的新高點,科創AI、科創芯片指數自“9・24”以來累計漲幅分別爲109.25%和95.98%。
有機構人士認爲,科創板“硬科技”企業的行業定位與高成長潛力,爲此輪科技股上揚行情提供了重要支撐。以AI領域爲例,隨着國產大模型DeepSeek取得顛覆性突破,帶動AI資本支出顯著增長,國產算力芯片、光芯片、軟件應用等細分領域呈現高景氣度,估值提升。
另外,科創板創新藥企的股價表現也成爲今年科技股行情中的一大亮點。根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至8月11日,科創新藥指數累計漲幅達到75.19%,是上證生物醫藥指數年內漲幅的3倍多。
上述機構人士稱,科創板創新藥企紮實的研發管線儲備、行業首創性的技術突破以及里程碑式的出海授權交易,驗證了中國創新藥的臨牀競爭力,催化了市場對創新藥產業投資價值的認知與共識。
在業內看來,今年科創板相關指數的上行行情,意味着資本市場“科特估”邏輯逐步深化,“改革、創新、出海、併購”多線並進發展,爲科技資產定價提供了更爲豐富的估值錨。
其中,在科創板開板六週年之際,科創板“1+6”改革舉措出臺,設置科創成長層,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也爲投資者帶來了更多投資標的。
當前已進入科創成長層的32家企業,7月日均換手率均值較2024年的均值提升約54%,高於非成長層公司的提升幅度。
此外,今年發佈的多條科創板指數契合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特徵,成爲投資者錨定科技創新風口、搶佔產業升級先機的重要投資渠道。
例如,科創綜指作爲首隻全面刻畫科創板生態的指數,覆蓋了科技產業鏈的多個關鍵環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科技創新產業的整體發展脈絡;科創民企指數、科創板專精特新指數的推出,則考慮了科創板民營企業佔比超七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佔比超六成的特點。
目前,科創板指數已達32條,構建起覆蓋寬基、行業主題、策略的多層次產品矩陣,吸引約200萬投資者參與配置;超80只境內科創板ETF上市,總規模超過2500億元,科創板已成爲A股指數化投資比例最高的板塊。
其中,自2024年“科創板八條”發佈以來,科創板新增57只科創板ETF上市,較政策發佈前數量增加近兩倍,基金產品規模漲幅超60%。
據瞭解,近年來,中長期投資者對科創板ETF的配置力度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6月底,合計配置規模已超400億元;其中,保險和企業年金的持倉佔比增長尤爲迅速。從標的看,中長期投資者對跟蹤科創50指數的ETF配置意願較強,持倉市值和持倉戶數已連續五年實現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