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ETF向基金投顧開放,合格境外投資者獲准參與ETF期權套保

6月18日,證監會接連釋放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服務國家戰略的積極信號。

一方面,在《關於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將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並首次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資顧問配置範圍,旨在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流向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創領域。

另一方面,證監會同日公告,經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自2025年10月9日起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參與場內ETF期權交易,交易目的嚴格限定於套期保值,以提升外資投資A股的穩定性。

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投資範圍

今天(6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 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其中提到,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市場功能。豐富科創板指數及ETF品類,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促進更多中長期資金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研究推出更多科創板ETF期權和期貨期權,爲中長期資金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有券商基金投顧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任何場內ETF都不在基金投顧的可投資範圍,ETF聯接基金是可以投的。”

中歐財富認爲,目前基金投顧還不能配置場內ETF產品,如果將科創板ETF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則有望進一步拓寬基金投顧的投資範疇,未來不排除基金投顧可投資範圍進一步拓展到其他ETF品類,進一步豐富基金投顧的策略和產品形態。同時,對於科創板而言,開放基金投顧配置有望引導長期優質資金投資科創板,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17日,共有92只含“科創”字樣的ETF(不包含聯接基金),總規模合計接近2800億元。其中,過百億門檻的共有4只,分別爲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和工銀瑞信旗下的科創ETF,對應的規模分別爲824.374億元、578.25億元、233.92億元、119.48億元。

某公募基金投顧人士指出,科創板ETF的納入拓展了業務空間和投資策略選擇。投顧機構可以基於科創板 ETF 開發更多元化的投資策略,如成長型投資策略、創新主題投資策略等,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客戶的需求。納入基金投顧配置範圍後,投資者藉助專業投顧的力量,無需自行研究複雜的科創板個股,就能更好地實現對科創板資產的合理佈局。

此外,證監會表示支持編制更多科技創新指數,開發更多科創主題公募基金產品,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參與科技企業投資。

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ETF期權交易

今年3月,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大連商品交易所等5家交易所同步發佈擴大QFII、RQFII可參與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範圍的公告,增加了29個可交易品種,將可交易境內品種增至75個。

今日,中國證監會則發佈公告稱,經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將從2025年10月9日起允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即統稱爲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場內ETF期權交易,交易目的限於套期保值。

據瞭解,此舉旨在持續拓展合格境外投資者可投資範圍,發揮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的優勢和吸引力,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特別是配置型資金運用適配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利於提升外資機構投資行爲的穩定性,促進其對A股的長期投資。

今年以來,中國證監會先後放寬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和ETF期權等產品的限制。中國證監會表示,後續還將出臺更多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的改革舉措,有力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